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推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农业科教云

2021-05-26 14:21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急需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认真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引导涉农院校投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根据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安排,2021年5月26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江苏联合推介了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孙法军、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出席推介活动并讲话,百所优质校代表参加活动。


 

谢俐指出,多年来,教育部与农业农村部始终保持着密切合作与协调联动,在各个涉农人才培养领域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障了涉农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不断迈上更高水平。百所乡村振兴优质校的产生,是在“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基础上又一次对涉农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是在涉农院校中树立新的办学导向和人才培养标杆的具体举措;是在全国范围内创建涉农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样板”示范。优质校作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排头兵”,要进一步发挥优势,聚焦乡村人才振兴需求,努力推动、引领涉农院校在乡村振兴中从“大有可为”,到实现“大有作为”。


 

孙法军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打造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就是为了鼓励和帮助农民接受学历教育,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百校”要主动对接服务区域农业农村需求,突出“三农”本色,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练好内功,抱团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2019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启动“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利用5年时间培养100万名具有较高学历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打造100所左右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面提升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推介活动,确定了包括16所高校、55所高职、27所中职、3所科研院所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推介名单。

    本次推介活动还设置展区,集中展示“百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成果;部分院校交流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做法。

3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69

陈敬铭

2021-07-06 20:52

培养真正务农人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757

2021-06-01 13:48

我要学习再生稻管理。因为它即节约时间。又节约物质。双全齐美。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474

2021-06-01 10:21

为这次培训班点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捷足先等

2021-05-31 05:48

值得我们点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455

2021-05-29 22:47

培养高素质农民 助力乡村振兴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757

2021-05-29 20:21

国家的粮田养鱼,为什么不种再生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475

2021-05-29 08:15

老师说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王爱娟5918

2021-05-28 12:04

老师讲的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907

2021-05-28 11:45

去哪里报名是否可以到村里培训吗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538

2021-05-28 11:38

怎样参加培训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450

2021-05-28 10:06

培养优秀三农人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513

2021-05-28 09:09

希望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农业人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程小东

2021-05-28 08:42

好的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心静。

2021-05-28 08:24

希望各界领导们多培养更年轻的技术人员。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058

2021-05-28 08:12

转发了一下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822

2021-05-28 06:53

培养更多的高学历的农业人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483

2021-05-28 06:44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市我最傻

2021-05-28 05:10

好狠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胡永贵农友6374

2021-05-28 05:02

谢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757

2021-05-28 04:37

再生稻才是争正省时省物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31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