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缝里种出“摇钱树”

特色农业

2020-07-20 13:5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赫章县新都村十户村民抱团发展花椒产业

石头缝里种出“摇钱树”

“今天来到花椒林,花椒结得笑盈盈,今天大家把活干,明年带动全村人。”7月15日,走进赫章县水塘堡乡新都村,连片的花椒树林里,十几名村民嘴里哼着小曲,手上麻溜地采摘花椒。

而在另一边的烘干房里,和几十名村民一起,祖群熟练地把花椒果随枝剪下,一会儿功夫,面前的箩筐就装得满满当当。

“我已经摘了三四天了,一天能挣100元左右,预计还干个把月。花椒收益这么好,我都有点后悔今年没种,明年一定跟着‘大队伍’种上几亩。”祖群一边摘一边告诉记者。

祖群所说的“大队伍”就是新都村带头种植花椒的十户村民。

几年前,新都村还是一个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的贫困村。“土地破碎,都是石旮旯,一年忙到头还不能糊口,大部分年轻人受够了贫穷,都出去打工了。”说起这几年村里的产业发展,“大队伍”中的李泳熠最有发言权。

为了摆脱贫困,李泳熠曾在新都村的石头缝里做过很多尝试,“试过中药材,成活率很低,不见效果。”

就在李泳熠一筹莫展时,转机突然来了。

2018年,驻村干部蒋孟虎得知有一个外出考察的机会,便组织几名村干部和村民到重庆江津、云南永善等地考察,李泳熠也在考察队伍中。

通过考察,蒋孟虎发现:花椒是比较耐旱、喜阳的植物,新都村花椒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不能再等了,马上开始干。”考察回来,李泳熠很激动,立刻和村支两委动员村民种植花椒。

但李泳熠多次尝试产业发展失败的经历让村民顾虑重重:“栽得活不?卖得出去不?种不出来吃什么?”

一户一户走访、一家一家动员,李泳熠和村支两委把嘴皮都磨破了,最终说动了9户村民,加上李泳熠,凑成了一个整数的“大队伍”。

在花椒产业还没启动时,“大队伍”便举步维艰。“购买花椒苗、土地流转费、人工费……什么都要钱。”李泳熠回忆说。

迈出了步子的李泳熠不想打退堂鼓:“贷款,不仅我贷款,我们大家都要贷款。”

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户村民团结一心,少的贷了三两万,多的贷了七八万,都想把花椒产业发展起来。

同时,村支两委和十户村民商量,让李泳熠作为法人代表,成立了赫章县泳昌种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领下,2018年,358亩花椒在新都村的石头缝里铺开。

就在大家准备大展拳脚时,又一个难题来了:“春季干旱得特别严重,村里水资源本就缺乏,大家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拉水浇苗。”说起过去的艰辛,李泳熠难掩心酸,“好在最后大家都坚持下来了。”

李泳熠们的坚持获得了回报,眼下,358亩花椒挂果丰收。

“看到收益,以前的辛苦都值得了,明年我们加大力度种好花椒,把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全家人就靠这个过生活了。”“大队伍”中的郭元富高兴地说。

李泳熠介绍,如今新都村还建成花椒烘干房,并配套完善了设施设备,花椒采摘后可直接在基地烘干,价格比生花椒翻了几番。

“今年一亩收成达600斤,当地市场每斤12元。明年,我们还要拓展更大的市场。”对于未来,李泳熠信心十足地说。(记者 王星 通讯员 况婷贵)

(作者:王星)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3

瑞祥家庭农场

2020-07-28 16:35

花椒是个宝宝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797

2020-07-26 10:35

贵州在脱贫攻坚中浓墨重彩。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584

2020-07-26 07:55

好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葛勇 周至职农

2020-07-22 14:57

每天学一点!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木美土美L

2020-07-21 06:45

跟我们的地方差不多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690

2020-07-21 01:29

很有参考性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李洪伟

2020-07-20 23:52

石头缝里种出“摇钱树”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郭雪林

2020-07-20 23:50

讲得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冯老师

2020-07-20 22:07

很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刘全龙农友0482

2020-07-20 17:12

好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030

2020-07-20 16:16

讲得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894

2020-07-20 15:59

特色农产品助农业腾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053

2020-07-20 15:22

讲创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