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板结的表现与危害
土壤板结,我们现在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具体的表现我们农民都很清楚,我简单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板结,往往土壤的PH值过高或者过低相伴,第一种是碱性的土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盐碱地,这种大部分是原来就是盐碱地,板结严重,还有一种是酸化严重板结的,这种经常是后期管理的原因造成的,这种土壤经常会“绿苔、白霜、红霜”等酸化的表现。
板结的土壤土质硬,耕作困难,土壤间隙小,浇水不容易渗透,浇水后很容易干旱开裂。
在板结的土壤中种植作物,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施肥效果不好,作物的根系不发达,作物很容易出现缺素症状。

土壤为什么会板结
土壤为什么会板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太少了,不管是盐碱地还是酸化土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里面含有的有机质过少、土壤形不成团粒结构,才造成的土壤板结。我们下面说一下主要都有那些不合理的管理方式,造成了土壤的板结。
一、长期掠夺式的耕作模式
我们现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耕作的土地土壤很少出现问题?除了施肥的因素以外,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把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掠夺走了。没有耕作的土壤,长出来的是杂草或者树木,土壤里的有机质变成了养分,供应这些植物生长,这些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和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生长起来以后,又会回归土壤,变成土壤中的有机质,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土壤状况只会越来越好。
反之我们种植庄稼或者果树呢?土壤里的养分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我们种植的作物,在前些年我们恨不得把在土地长长出来的东西都拿走,种玉米,玉米掰回家,秸秆也要收回家作饲料,甚至玉米根都要从地里刨出来拿回家烧火,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刨玉米根的情形;种花生,收完了连秸秆带花生全部收走,甚至种麦子那时候也是把麦秸收回家,垛起一个大草垛,我们能留给土地什么呢?就算长根杂草我们也要想办法除掉。现在虽然我们开始推行秸秆还田,但是以前多少年的积累,岂是这几年就能弥补的呢?
种果树那就更不用说了,土壤中的养分变成了果实,变成了枝叶,我们到了秋天把果实摘走,修剪下来的枝条要清出果园,清园的时候很多人把果园的落叶更是清扫的干干净净,土地照样什么也得不到。
二、长期不合理的施肥方式
如果说我们把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都拿走,再给施用肥料,给土壤一定的补偿,那么不至于出现现在这么严重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索取了之后还不给补偿,这就过分了。
以前在农村家家户户养猪牛羊攒粪,现在在农村有几家有的?农家肥原料没有,人们也懒得操作,购买商品有机肥成本太高,购买化肥肥效快成本低施用方便,所以就出现了我们现在一直说的长期施肥不合理,有机肥施用太少,大化肥施用过多,再加上长期的不合理耕作,土壤的板结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三、改良土壤急功近利,不从根本解决问题
现在有很多人也都认识到了土壤问题的严重性,对于自己土地里的土壤,也是在逐步改进,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还有的人急功近利,对于土壤出现的问题想一下子就解决,结果最后走上了歪路。
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用生石灰和土壤调理剂给土壤调酸,这两者在调节酸碱度上都是可行的,在短期内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用生石灰调酸,很容易出现过量的问题,还很容易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减少,于是很多人现在都用土壤调理剂,其实都还是一个东西,土壤调理剂的原料主要就是石灰石、白云石之类的物质,现在有的农资商看到有的人在土壤调理方面急功近利的心理,就大肆宣传土壤调理剂的效果,误导了很多人。
不管是用生石灰还是土壤调理剂,这里面都缺少了最基本的有机质,我们可以在短期内使用调节土壤酸碱度,但是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想根本解决土壤问题,还是要靠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改良土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现在的生产现状,循序渐进
要让我们农民一下拿出那么多钱用来改良土壤,显然是不能实现的,但是土地是我们农民的根本,没有了土地,何谈农民?我们对于土壤的改良已经势在必行,那就要想别的办法。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粮食涨价和外部资金的投入,粮食价格牵扯到的太多,在这里不多讨论,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大幅涨价的可能性为零。再就是外部资金的投入,这个我感觉也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目前来说,我们还争取不到那方面的资金,用来改良我们的土壤,所以,就只有靠我们自己,只能在降低改良成本上想办法。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很多,施用有机肥是效果最好的,在商品有机肥成本太高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相对比较廉价的方法逐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
一、秸秆还田
我们现在种植粮食的秸秆还田,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在种植作物以后,尽量只收走我们需要的果实,对于作物的秸秆等,要最大程度的留在地里,如果是果树,那么果树的落叶落果,都可以留在地里合理处理,此外,还可以在果园生草,增加果园土壤的有机质。
但是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秸秆直接还田以后,腐烂发酵过程中对于土壤中的氮素的掠夺的问题,也就是要注意调节一下这些秸秆的碳氮比。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最佳的碳氮比是25:1,我们在发酵有机肥的时候一般都是控制在25:1到30:1左右,秸秆里面的碳比较多,碳氮比比较高,对于秸秆还田的土地就要注意适量补充氮肥。
二、利用廉价材料制作有机肥
我现在每年都会用一些材料发酵有机肥,其中有人畜粪便,例如人粪尿、猪牛羊粪等,再就是一些农业废弃物,包括花生饼、芝麻饼、豆粕等等,这些相对来收成本高一些,再还有就是我每年收集的树叶杂草,这些成本就非常低了,基本就只有人工的成本,如果这个成本再嫌高,那就是真没有办法了。
自己发酵制作有机肥,也是要注意碳氮比的问题,各种原料搭配发酵效果才好,原料多了我们不能做到准确计算搭配,但最起码要差不多。另外就是要注意腐熟发酵彻底的问题,发酵不彻底的有机肥,很容易引起肥害,得不偿失。

三、适量补充生物菌肥
个人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能适量补充优质的生物菌肥,当然,这个还是要考虑成本的问题,像我种植的苹果树,每年都是要用上一些的,种苹果的收入高一些,成本提高一些也能接受,要是种植粮食类的作物,一般来说很少有用的,但建议还是用上一些比较好。
生物菌肥里面的有益微生物,能够促进有机质的分解转化,还能够促进一些不能被吸收的无机元素的转化。我们的土壤里和施用的有机肥里面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有益菌,但是施用生物菌肥的话,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更好地调节土壤中微生物之间的平衡。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