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墨玉县全面推进冬季林果培育工作,沙漠边缘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的鲜活图景正徐徐铺展。阔依其乡的苹果林里、奎牙镇的榅桲地里,村民忙碌的身影与成片苗木交相辉映,沙土地上的绿色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去年种的苹果今年已经挂果了,有技术员手把手指导冬季管护方法,我们对明年的林果增收有信心!”阔依其乡其朗村村民努尔比耶・佧迪尔满脸笑意地说。村里栽种的新品种苹果耐旱、适应性强,很适宜本地生长环境。目前,阔依其乡新品种苹果种植面积2400余亩,至今年年底,全乡计划新增100亩苹果种植面积,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生态增收产业中。乡党委副书记何磊介绍,这些苹果林不仅能有效稳固沙土,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撑。

榅桲树根系发达、固沙能力强,果实的市场需求旺盛,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具的优质品种。今年全县计划新增榅桲831亩,其中奎牙镇50亩,目前栽种工作正有序开展。奎牙镇萨亚特村村民夏合尔班・阿卜杜拉说:“我家种了3亩榅桲,按每公斤20元的市场价计算,收入应该不错。”村里统一组织园地深翻、树干保温等措施,既防沙防虫又能保墒,让种植户管护无忧。

近几年,墨玉县始终坚持“治沙与增收并举”的发展理念,将苹果、榅桲等兼具生态防护与经济价值的树种作为治沙主力,构建起规模化防沙治沙生态屏障。依托冬季光照充足、土壤墒情适宜的自然优势,以及苗木休眠期成活率高的特性,当地采取多项措施抓好冬季林果管理。目前,全县经济林果面积已达61.25万亩,沙化土地被层层绿林覆盖,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通过科学规划林果布局、精准筛选适宜树种,墨玉县让群众在参与治沙植绿过程中获得了稳定收益。目前,全县已确定大规模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将通过生物治沙等科学方法,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还采用“合作社+群众”的模式发动群众参与沙化土地治理,后续产生的效益全部由群众享受。
墨玉县将继续强化冬季林果管护,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指导群众做好深翻改土、防寒防虫等措施,全力提升苗木越冬存活率和来年挂果率,让每一片防沙林都成为群众的“幸福林”,让沙土地里的“绿色财富”持续惠及更多百姓。(刘绍斌)
来源:中新网新疆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