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在湖南省安仁县永乐江镇新丰村的田间地头出现了一件新鲜事:两架无人飞机在农民的操作下,正以每小时60亩的速度给油菜花喷洒壮籽肥,这是安仁县永乐江镇“强龙农业合作社”的新年力作,而安仁最早引进无人机的人,也是“强龙农业合作社”的牵头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现代农业的追梦人---彭小华。
彭小华,安仁县永乐江镇大桥村人,44岁,中专学校里学的是工业会计专业,上世纪90年代的中专生,毕业后完全可以在外找一份办公室工作,工资不会太高但稳定,但彭小华找不到家的滋味,同时感觉到自己的潜能没得到充分发挥。2006年,彭小华在家乡开了一家农资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但随着人们一味跟风,农资生意越来越难做,彭小华反复在心里揣摩,既然农资生意不好干,不如早一天改行干别的,民为食为天,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种好粮田沃土,或许可以找到一片新的发展天地。2010年,彭小华把农资经营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开始了自己新型职业农民的追梦之路。面积从当初的20亩,到2017年2000多亩。
在改革号角吹响祖国大地,改革成果遍地开花,幸福生活暖人心,在党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指引,在县农业局领导的重视下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以及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到了很多农业技术知识及水稻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和要领。通过近几年承包水田种水稻,成立合作社,有些体会,他概括为“三个转变、三个重视、三个加强”。
三个转变,就是转变角色,转变观念,转变理念
首先就是转变角色,过去提到“农民”这个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思想保守、素质低下、收入微薄、繁重的劳动,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在外打工一个月,靠年成好吃饭的被动局面。在不断学习中,他清楚地了解到党中央,国务院要将农民变成一种光荣的职业,而不是穷的身份,将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加大对农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因此他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增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让农民成为有尊严、有收益、有地位的代名词。再者是转变观念,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身边很多人认为农业没有收益,农村没有待的希望,农民没必要当了,还不如外出务工赚钱,总比待在家里务农强。毛主席曾经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大有作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他们应该始终相信这句话的真理性。现在他们种田运用的是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育秧、浸种、机械化插秧、无人机杀虫、收割机收割、大型拖拉机翻耕、烘干机烘干稻谷的全程机械现代化。最后是转变理念,农业生产已不再依赖过去简单、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要树立科技兴农、绿色环保、质量安全、规模经营、诚信理念等。
三个重视,即重视技术,重视经营,重视市场
首先要重视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就不会有现在的优质稻,就不会有“吨粮田”,还会停留在温饱问题上。其次重视经营,经营管理好了,才能干出好的成绩。如不重视经营管理,再大的产业也难长久壮大发展。第三是重视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市场需求调研,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种什么。
三个加强,加强学习,加强合作,加强创新
首先是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以及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平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学习就会落后,技术就会跟不上,产量也会跟不上,产品品质更会跟不上。其次是加强合作,独线不成丝,独木不成林,成立抱团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天单打独斗成不了大气候,成立合作社,有利于各种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有利用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做一家一户做不了的事,抢占市场,大大增强抵御市场抗风险的能力。最后是加强创新,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加强创新意识,做到“人无他有,人有他优,人优他特”。正如今年他种了五亩地的黑米,十亩地的红米,这十五亩地他卖了五万两千多元,本地大户明年有了种红米、黑米的意愿,并要求他通过互联网销售。
关于未来的发展,他信心满怀,合作社将继续肩负行业使命,以生产健康、安全、绿色农产品为己任,以谋求成员利益和带动农民增收为最终目标,依托基地优势,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延长产业链条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引导地方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转发0评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