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社区
发帖
长文
登录
马上登录
注册
陕北红枣一路走来:发展陕北红枣业有新机
农友曹慧
2019-12-26 14:53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说起红枣,大家并不陌生,补血益气,美容养颜。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红枣距今已有8000多年历史了,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用红枣酿酒,宴请贵宾。《战国策》里记载“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说明当时枣在北方的重要作用,有“铁杆庄稼”之称。一直到现在,红枣都是北方人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煮杂粮粥放几颗红枣,蒸糕条夹一层红枣,黄馍馍里面包几颗红枣;把红枣煮熟去核切碎做成枣馅,夹在发面里烙成枣饼子,捏在糕片里炸成糕节节,还有用枣馅做的陕北名吃“子洲枣馃馅”。在陕北新人结婚时,被褥下面压几颗红枣,寓意“早(枣)生贵子”呢!
枣树耐旱耐涝,适应性强。在北方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几棵或几十棵枣树,每年中秋节前后,枣子成熟了,鲜枣又甜又脆。一串串挂满枝头。村前村后都是男人们打枣的声音,枣树下传来妇女孩子们的一片欢声笑语。晚上定有几家孩子贪吃鲜枣起来闹肚子。
可前几年,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捉蝎子卖钱”一时兴起,男人妇女们都参与“挣钱”,一到晚上,山上,沟里都是阴森、冷酷的紫光灯交错,枣树却在不知不觉中门闹起虫害来,渐渐地,“陕北红枣有虫”的讯息传送着,红枣不值钱了。农民也不要了,任由枣林荒芜,枣子自生自灭。秋天,满山都是红通通的枣子。村民不愿去捡,卖得不够功夫钱。一座座烤枣炉停业,一辆辆昔日满载红枣的三轮车破败地停在空阔的红枣加工厂院子里。
近几年,各个县城发布“禁止捉蝎子”公告,保护生态平衡。农广校和农业农村局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我们在知识和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掌握了利用寒冬除虫卵技术,利用沼液杀虫技术,枣树修剪新技术等,让我们陕北红枣再次进入市场。
陕北季节温差大,昼夜温差大,形成了陕北红枣独具一格的品质,枣树耐旱,在北方易栽培,好管理。普通百姓家家有枣,不愁没货源。电商卖枣,红枣饮品,红枣饲料……如雨后春笋,“唰唰唰”出来了,一个个关于陕北红枣的故事也讲起来了,所以说发展陕北红枣业又是一个新机遇。
3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
评论2
淡然。。
2019-12-27 09:16
好
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0366
2019-12-26 14:55
1
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3
2
转发
发布
提示框内容
确定
对话框内容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