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冬小麦播种后,高密市姜庄镇李仙村村民张曙光,每隔一两天都要去村西看一看小麦出苗生长情况。这150多亩地,是由当地的山东鲁供瑞城农业服务公司负责全程托管的地块,张曙光则是公司聘请的种粮巡田员。
记者了解到,高密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8亿斤以上,连续10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近年来,当地供销社系统积极探索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推广全程托管模式,全市全程土地托管服务面积13.5万亩。
通过土地统一托管,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情况,在土地托管过程中,我们重点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新模式,鼓励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然后再对接供销社托管服务公司,实施全程托管服务。”高密市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赵华说。目前,高密全市已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339家、联合社16家,入社社员达2.7万户。
“为了实现精准托管,我们在每个村都聘请了巡田员,负责粮食生产的日常田间看护,了解粮食长势、发现病虫草害,并及时联系当地的托管服务站。服务站会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处理。”赵华说。
在专人巡田的过程中,当地还投资建设了土地托管调度中心和智能托管平台,巡田员利用一部手机,可以与调度中心时刻保持互动交流,实现了粮食的精准种植和精细管理。
全程托管地块,采用大型机械统一收获玉米。
巡田员成为当地农民的新职业,收入也比较可观。张曙光说,自己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每亩地每月有2元的基础工资,粮食产量超过目标产量的部分,每斤还有3分钱的绩效奖励。巡田员看护面积一般在几百亩至上千亩,看护面积大的巡田员,年收入达到五六万元。
依托“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高密市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了“双提升”。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国栋/文图
转发0评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