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秋季育苗过程中,种苗冬季经过低温,可以提高后期繁苗系数,但是如果温度过低,会影响其生长,对种苗安全越冬造成威胁。为了提高种苗成活率,保障次年春季顺利繁苗,针对草莓秋季育苗越冬管理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供各生产单位参考:
一、适时覆膜,保苗越冬
目前,秋季育苗越冬主要依靠覆盖农膜进行保温,覆盖地膜的种苗在根系活力、苗质量等方面表现更好。
1.选择栽培方式
在塑料大棚或连栋温室中进行秋季育苗,由于环境温度较低,推荐土壤地栽的栽培模式,可更早满足母苗抽生匍匐茎所需积温;
在日光温室中进行秋季育苗,可采取高架基质栽培模式越冬。棚外无需棉被覆盖,用农膜将整个高架罩住。种苗在越冬期间不用加温,中间可掀开农膜一角查看一、两次,如果土壤或基质较为湿润,可以不补充水分;如果土壤或基质很干,可适当补充水分。
2.确定覆膜时间
一般是在夜间棚室温度降到-5℃~-8℃时,开始覆膜。覆盖太早,气温偏高,会造成烂苗,太晚会发生冻害。近期夜间温度仍在0℃以上,可按照秋季育苗正常管理。11月下旬温度达到标准后可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覆膜。一般采用较厚的农膜,可使用旧棚膜,用重物压住边上,一定要压实,确保膜内不透风,维持膜内温度和湿度。覆膜前对种苗进行一次药剂防治,然后浇足防冻水。
二、及时揭膜,加强管理
进入春季,当地温稳定在2~5℃时,草莓苗根系开始萌动生长,新叶萌出。三月上旬,温度上升,当棚内地温稳定在5~8℃时,应及时揭开棚膜,避免由于地膜内部高温高湿环境导致新叶和花序发生灰霉病。
揭膜后,进行植株整理,检查种苗成活情况,拔除死亡、带病植株,将基部干枯、黄化老叶以及抽生花序摘除干净。清除的植株残体带到育苗棚外销毁处理,植株整理后,喷施广谱杀菌剂、杀虫剂,防止病虫害影响新苗生长。
转发0评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