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影响产量最严重的大区流行性气传病害,大流行年可造成产量损失40%以上,甚至绝收。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种植结构改变,条锈病流行频率上升,危害损失加重,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关键技术
条锈菌毒性变异监控技术。小檗作为重要的条锈菌转主寄主,是条锈菌发生有性繁殖、产生变异的重要场所,冬孢子是条锈菌从小麦转到小檗的主要形态。通过在西北关键越夏区和越冬区遮盖小麦秸秆堆垛、春夏季铲除小麦田周边小檗或对染病小檗喷施农药等措施阻断条锈菌的有性繁殖,降低条锈菌变异机率,减缓或阻止新的毒性小种产生,从而减轻对抗病品种的压力,延长抗病品种使用年限。
早期菌源控制技术。病菌数量在传播流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整越夏区种植结构,提高秋播药剂拌种比例,铲除或耕翻降低自生麦苗数量,减少向外传播的初始菌源量。越冬区和冬繁区,通过加强早期诊断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传入菌源,开展秋冬季和早春“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并开展重点区域药剂防控,减少当地发病面积,降低外传菌源数量。
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技术。在条锈病各流行区,根据不同流行区生态特点和条锈病流行传播路线,合理利用不同抗病基因品种,在不同区域进行布局。其中,越冬区和冬繁区重点选择种植全生育期抗病品种;春季流行区可以选择种植成株抗病品种。从而建立生物屏障,阻遏病菌跨区传播。
应急防控技术。根据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特点,对条锈病流行快、发生为害重的区域,采取应急防控,开展统防统治。在小麦穗期结合“一喷三防”措施应用,选用针对性的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等,对条锈病和其他病虫害进行全面防控,提高防治效果,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冬繁区与关键越冬区治理技术
冬繁区主要包括西南盆地、云贵低山河谷、豫鄂汉水流域等麦区;关键越冬区主要包括西北、华北麦区的低纬度、低海拔地区等,以陕西关中西部灌区、渭北旱源麦区为重点。这两个区域是当地和黄淮广大冬麦区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的重要菌源地,也是降低大面积流行强度的关键治理区域。其治理的核心是:压低菌源基数、防止菌源外传,控制后期流行。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加强多抗源品种布局,增加品种抗病遗传多样性,防止抗病基因单一化。种植与越夏区和春季流行区不同抗源的品种,条件允许时尽量种植全生育期抗病品种。在冬繁区推广小麦与大麦、蚕豆、蔬菜、玉米、马铃薯等其他作物的间作或套作,增加物种多样性。
加强秋播药剂拌种。对于苗期不抗病的品种,结合防治小麦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选择戊唑醇、吡虫啉和芸苔素内酯高效内吸传导性杀菌剂或小麦种子处理种衣剂,达到包衣或拌种全覆盖。同时,根据当年气候条件,适期晚播避开或缩短病菌侵染时段,推迟秋季发病时间,降低冬繁菌源基数。
秋苗监测及防治。加强田间病情调查,掌握病害发生动态,发现病情时,及时选择高效低毒的三唑类等杀菌剂,开展“带药侦察,打点保面”防治,减轻对当地秋苗为害,压低春前菌源基数。
春季应急防控。早春依据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尽早进行防控,做到“防早、防小、防了”。做好重点区域应急防控和病源阻截,以压减后期病害流行和外传菌源;在小麦中后期,田间条锈病病情达到防治指标时,全面开展普防。
转发0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