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为制种稻和常规稻,那种才能救命?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2020-07-29 07:5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制种稻和常规稻?并没有这样的说法,而是分为南方的籼稻杂交种和北方的粳稻杂交种两种。两种水稻在我国的国储里都有较大的存储量,作为我国应对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争等情况下的应急粮食使用。所以,两者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


1、杂交籼稻。提到杂交籼稻,就不得不提“三系配套”杂交技术 ,就不得不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三系配套”杂交技术从理论层面应用到了现实的籼稻杂交育种工作中。也不得不提让杂交水稻在长江以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杂交籼稻之所以会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还是在于杂交籼稻的产量优势太过于明显。

1.1“三系配套”杂交技术原理。简单的理解就是通过三个不同的自交系进行杂交获得优质杂交籼稻品种的方式。复杂一点来讲,就是通过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这三个自交系通过杂交的手段获得优质杂交籼稻品种的过程,既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使得雄性不育系的雄性不育特性可以稳定的遗传,扩大雄性不育系的规模;在利于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的后代,与恢复系杂交获得优质杂交籼稻品种。这样的化,杂交籼稻品种既获得了优良的雄性不育系的一些优势基因,又可以正常的授粉、结实,以获得高产。而且,雄性不育系还分为雄性质核不育与光温敏不育两种。


1.2“三系配套”杂交技术的特点。“三系配套”杂交技术获得的杂交种,最大的特点就是产量高。之所以袁隆平、谢华安等杂交籼稻育种专家会这么受人尊敬,就是因为杂交籼稻品种的推广,提高了籼稻的单产和南方地区的籼稻总产,也让以稻米为主食的南方吃饱了肚子。


1.3“三系配套”杂交技术的劣势。有优势,就会有劣势,杂交籼稻也是如此。首先是不能留种,增加了稻农的种植成本;其次是制种成本高,需要经过两次杂交之后才能获得一代杂交种,而且制种的产量也比较低;最后就是杂交籼稻的品质相对粳稻来讲,要差上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杂交籼稻加工的大米很难在北方见到的原因。


2、常规粳稻。常规粳稻主要在东北以及内蒙、天津、河北等北方地区种植,产量方面与杂交籼稻相比有一定的劣势。但是在品质与口感方面却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以辽宁盘锦、天津小站、吉林柳河、黑龙江的响水和五常大米为代表的东北粳稻,在市场上有着非常的竞争力。


其实,常规粳稻也是杂交粳稻,只不过常规粳稻的育种和制种过程与南方的杂交籼稻有着本质的区别。杂交粳稻的父母本都是纯合体,父母本杂交之后获得杂合的后代并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将获得的后代在经过多代的性状分离和选育之后,筛选出具有目标产量、品质、生育期的纯合体作为制种使用的原原种,在经过多代种植之后扩大种子规模来获得原种和良种,最后是在相应的种植区域进行推广的过程。所以,东北的杂交粳稻其实也是经过选育的纯合体的自交系,良种种植之后的商品粮经过请选之后也可以作为下季生产用种使用。在这一点上,与杂交籼稻相比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3

农友4506

2020-07-29 09:18

看了延好延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陈玉平l

2020-07-29 08:26

结束很详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孙菊亮

2020-07-29 08:03

科学种植技术。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