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玉米黄斑病是一种近些年在玉米植株上很常见的病害,其主要危害的是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片中进行的,而玉米感染了黄斑病就会导致光合作用受到影响,这样也会导致玉米的减产。田间玉米出现了黄叶,大家不要单一的断定它是某一种黄叶病变,黄叶病是受气候、土壤、水肥、病害、轮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病苗出现不予及时防治,将导致青苗死亡,这样就减少了玉米当年产量。玉米黄斑病的发病症状
玉米植株的下部叶片常先发病,发病后叶片表面先出现一些水渍状的斑点、呈青灰色,之后沿叶的脉络向两端延伸,使青灰色的斑点变成大斑,大斑周边呈暗褐色、中间部分呈青灰色或淡褐色。病斑继续发展往往发生纵裂。发病严重的病斑会融合在一起使叶片变黄、枯萎而死亡。如果空气湿度较大,病斑上会岀现灰黑色的霉状物。
玉米黄斑病的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组织中越冬,同时也可以产生分生狍子越冬。一般该病菌是由带病的玉米秸秆或者杂草携带,并对玉米植株进行侵染导致。中原地区玉米发病一般在每年7月下旬,在玉米抽雄期过后发病率最高。在高温、高湿、积水地块以及连作田发病较为严重。
玉米黄斑病的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
玉米斑点病是土传性病害,所以种植玉米要进行3年以上轮作,但是很多农户土地有限,轮作不太现实,我们可以用药剂给土壤进行消毒,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从而预防斑点病的发生。注意种植玉米的地块要稍高,有利于排水。
2.做好田间管理
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提倡连片种植,避免单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
3.药物防治措施
苗期可选 40%福星乳油 3000―5000 倍液防治效果最佳;另外,农户可以选择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1000 倍液、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500―1000 倍液和 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 500―1000 倍液进行防治,一般防治效果可达 70%以上。但福星价格较高,而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砷可湿性粉剂价格较低, 可交替使用。 一般病株率达 10%左右时开始喷药防治, 先用保护剂后用内吸剂, 每1-2周喷一次, 连喷 3―4 次交替使用既可保证效果,可延续产生抗药性, 好处很多, 可大面积应用。
转发0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