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果蔬产业小灵通# 花生属于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由于植株本身适应性较强,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栽培。最近几年,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提高。
选择适宜土质
种植花生的时候,需要适宜土壤,正常情况下,除了盐碱地之外,其他土壤都可以正常种植,比如黏土、黏壤土、沙质壤土等。虽然黏土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土壤通透性会变差,根系得不到正常呼吸,不利于花生植株生长。如果黏粒成分过小,就变成沙土了,虽然通透性很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花生吸收不到充足水肥,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适期播种
花生适宜播种,有利于花生增产。在北方地区,我们要实行单作,由于气候较为寒冷,最适宜播期为立夏前后,南方地区可以在清明前播种。花生的播种深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防止过深或者过浅。
及时排灌
对于墒情好的花生田,一般不需要进行浇水。当花生幼苗出现干旱时,我们就要及时浇水,以便提高出苗率。花生生育中期是需水高峰期,也是水分敏感期。当午后叶片出现萎蔫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浇水;到了生育后期,出现干旱时就要浇小水,实行轻浇、润灌的方式,避免植株出现早衰。
合理施肥
在花生种植过程中,施肥这一程序不可缺少,不同时期施肥不同。在3-5叶期,应该施用速效性氮肥,以有效促进分枝,增加花荚数量;到了开花结荚期,结合最后1次除草,施用钙肥、复合肥;进入果荚充实期,我们要加大磷肥用量,推荐采用根外喷磷的方法,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
防止早衰
到了花生生长后期,没有到收获期,植株的叶片就枯萎、发黄、脱落,导致植株后期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大面积减产。首先,我们可以选用晚熟性、抗病性强的花生品种,再就是采用正确施肥配方,施用有机肥、控释肥,为花生生育后期提供足够养分供给。
收获储藏
花生荚果在12度以下时,就会停止生长,我们可以在花生茎叶逐渐黄萎且下部开始落叶时进行收获,如果采收过晚,就会使花生遭受霜冻,品质下降。采收以后的果实应该储藏在阴凉、干燥地方。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转发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