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悦农堂# 俗话说番茄好吃难管理,马上要进入炎热多雨季节,是病害流行和害虫繁殖传播的有利环境,番茄烂果现象也会很严重。这说好的收成,转眼间就会成了烂果,种植户们看着也是一脸的心酸!
引起番茄烂果的原因众多,真菌、细菌性病害、生理性病害、虫害等都有可能引起番茄烂果,如何准确识别番茄烂果原因,做到对症用药?一起往下看......
01、真菌性病害引起番茄烂果
引起番茄烂果的真菌性病害主要有:番茄炭疽病、灰霉病、晚疫病、绵腐病、酸腐病,将详细介绍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番茄灰霉病
发病症状:茎、叶、花、果均可危害,但主要危害果实,通常以青果发病较重。果实染病,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及分孢梗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当遭遇持续阴雨、雾霾天,浇水量过大,放风不合理等因素造成棚内湿度较大,就容易造成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措施:通过膜下暗灌、科学放风等措施控制田间湿度, 提高温度。在花期就要提前进行预防,如番茄蘸花时加入灰霉病药剂,可以有效的延迟灰霉病的发生时间,发现残花要及时摘除。在药剂选择方面,可选用啶酰菌胺、氟菌·肟菌酯($拜耳露娜森$ ®)等药剂,此外,要及时关注天气,在阴雨雪、雾霾天气来临前,要提前预防,能够有效减少灰霉病的发病几率。
拜耳露娜森®有效成分氟菌▪肟菌酯,保护兼治疗,杀菌活性高,内吸性强,速效性好且持效期较长;杀菌谱广,有一定的铲除效果;显著改善果蔬产量和品质,使叶片更绿,植株更健康,果实漂亮且商品性高;应季施药,防治田间病害的同时实现延长果蔬贮存期和货架保鲜期;作用机理不同的二元混配,有利于抗药性管理,且尚未发现与其他作用机理相似药剂的交互抗性。另外,金装拜耳露娜森®隆重上市,现在购买金装拜耳露娜森®还能参与扫码得现金活动。
番茄炭疽病
发病症状:果面任何部位都可以受侵染,一般以中部受害较多。病部初生水渍状透明小斑点,扩大后呈褐色,略凹陷,具同心轮纹,其上密生黑点,并分泌淡红色黏状物,最后整个病果腐烂或脱落。
发病规律:炭疽病多以菌丝体在种子里或病残体上越冬,尤其是多年连作易造成土壤中病原菌积累,成为第二年病害发生的主要侵染源。另外夏季高温强光容易灼伤番茄果,其伤口利于炭疽病菌的侵入。高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传播,雨水反溅使土壤及病残体中的分生孢子落到伤口,造成二次侵染。
防治措施:炭疽病是严重危害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病害之一,对于炭疽病的防控应根据其发病条件及规律,可采用农业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提前预防。
合理密植及时通风排湿,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拔除病株以防病害蔓延,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原菌积累。通过降温、遮阳等措施,减少日灼的发生。另外药剂方面可选用苯醚甲环唑、苯甲·嘧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视病情需要,依照农药标签的间隔,多次防治。
番茄晚疫病
发病症状:番茄晚疫病主要发生在番茄青果期,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云纹不规则,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靠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先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遇适宜条件,引起全田病害流行。多雨低温天气,露水大,早晚多雾,病害即有可能流行。一般种植感病品种,种植带病苗,偏施氮肥,定植过密,田间易积水的地块,易发病。
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小水勤浇,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排水降湿,来降低田间湿度。在发病初期,可选用烯酰吗啉、锰锌·氟吗啉、氟菌·霜霉威($拜耳银法利$ ®)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拜耳银法利®有效成分氟菌·霜霉威,独特的双重作用机理,对晚疫病、霜霉病等卵菌纲病害防效优异,对多种交配型晚疫病包括A2交配型防效优异;独特的植株体内传导性—内吸传导和膜穿透;保护兼治疗,持效期长;抑制产孢能力强,治疗效果好;施药时间灵活。
番茄绵腐病
发病症状:幼苗期引起猝倒,成株期为害果实。多近地面果实易发病,裂果的成熟果实发病重。发病果实出现水浸状黄褐色或褐色大斑,并迅速软化、发酵,使整个果实腐烂,其上密生白色棉絮状霉层。病果多脱落,很快烂光。
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表层越冬,条件适宜时,卵孢子或菌丝体产生孢子囊,孢子囊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通过雨水或田间浇水反溅到下部的果实上,从而引起发病。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4~6月。地势低洼、田间积水、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棚内湿度过高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采用高畦覆膜栽培,种植密度要适宜;及时修剪、搭棚,适度清除底部老叶,增强通风和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注意增施钾肥;均匀灌水,切忌大水漫灌,降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生理裂果产生,番茄成熟后要及时采收;药剂防治建议选用霜霉威盐·氟吡菌胺、烯酰吗啉等喷施防治。
番茄酸腐病
发病症状:番茄酸腐病,一般只危害迟收过熟果实,尤其是有伤口果实易染病。初病果局部或全果软化,表皮逐渐变成褐色,出现湿腐状,表皮稍微皱缩有裂纹。湿度大条件下,病部表面或裂缝中长出稀疏白霉,即病原菌菌丝或分生孢子梗。最后病果腐败流水,病部易开裂,散发出酸臭味。
引起番茄酸腐病的病原菌为寄生酸腐节卵孢(Oospora lacyis),属半知菌类真菌。另有报道称,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也可引起番茄酸腐果。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土中,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大棚、温室里越冬或越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病菌腐生性较强,多从伤口或生活力弱的部位侵入引起发病,发病适温23~28℃,相对湿度大于85%利于发病。
凡未及时收获造成果实过熟,伤口多,雨季或田间湿度大时,病害发生较重,采收后堆放或贮运时病健果直接接触、压挤,均可使病害传播、蔓延。
防治措施:上茬结束后彻底清理田园,减少初侵染源,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栽培方式,注意通风降湿;露地栽培时,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果实成熟时及时、精细采收,避免果实产生伤口;收获后剔除伤果、病果;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代森锰锌、苯甲·醚菌酯、苯甲·多菌灵、噁酮·锰锌、甲硫·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02、细菌性病害引起番茄烂果
引起番茄烂果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是番茄软腐病。
发病症状:番茄软腐病多发生在青果上,从果实的虫伤、日灼伤处开始发病。发病后果皮保持完整,但内部果肉迅速腐烂,汁液外溢,有恶臭。落果的现象增加,水分完全丢失后会变成白色。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借昆虫、雨水、灌溉水等传播,病原菌通过伤口(农事操作不当、日灼、虫口等)侵入,分泌果胶酶,使果实细胞间的中胶层溶解,细胞分离,引起软腐。种植地连作、地势低洼、土质黏重、雨后积水或大水漫灌均易诱发本病,久旱遇大雨也可加重发病,伤口多,易发病。
防治措施:避免阴雨天气或露水未干前整枝打叉;及时防治蛀果害虫,减少虫伤;合理轮作;及时用药预防,药剂可选择噻菌铜、中生菌素、叶枯唑、松脂酸铜、氢氧化铜等。
03、番茄生理性烂果
番茄生理性烂果主要包括:缺钙引起的脐腐病,日灼病。
番茄脐腐病
发病症状:脐腐病是一种非侵染的生理性病害,发生部位多在落花部位的周围,同一植株的上下及内外无明显差别,且只危害果实。脐腐病从番茄坐果至着色成熟前均可发病,发病果均从果实顶端的脐部开始出现病斑,初表现为暗绿色或灰白色水浸状,后逐渐扩大至直径1-2厘米的暗褐色斑,严重时可达小半个果面。病斑多为圆形,有时有同心轮纹。病果顶部呈扁平或凹陷状,其下部果肉干腐收缩,果实停止膨大,发硬,提早变红,失去商品价值。在干燥时病部为革质,遇到潮湿条件,腐生霉菌寄生在坏死的病斑上,呈现黑色霉状物。
发病规律:脐腐病多与水分供应失调,果实缺钙、硼等原因相关,夏季高温季发病尤为严重。另外水分供应失常,施肥不平衡,定植时有机肥不足,未施钙肥,生长期偏施氮、钾肥等条件下,脐腐病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脐腐病看似是一种简单的生理性病害,但其发病机理和预防则是很复杂的问题。尽管缺钙与脐腐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补钙只是预防措施的一个方面,而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如:适时浇水、遮阳降温、合理补充硼钙肥及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使植株保持适宜的生长速度,避免生长环境的急剧变化,减少几种环境胁迫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才能达到预防脐腐病发生的目的。
番茄日灼病
发病症状:受害果实表皮呈灰白色革质状,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发硬,好像被开水烫过一样。病斑初期与脐腐病类似。日灼病的发生部位与脐腐病不同,日灼多发生在果实的向光面部位,并且发生初期病健交界不明显,病部退绿。发生中后期,病部革质,白色透明。
发病规律:番茄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主要是在比较炎热的夏天朝阳方向的果面,由于没有叶片保护,长期受到较强阳光照射。果实表面局部温度上升很快,蒸发耗水急骤增多,果实向阳而温度过高、水分供应不及时灼伤。另外,保护地番茄果实靠近塑料膜处温度高时,也容易发生日灼。
防治措施:适时、适度整枝打杈,使茎叶相互掩蔽,保证果实不受阳光直射。棚室温度过高时,及时通风;及时灌水;阳光过强时,覆盖遮阳网。果实开始膨大时期,及时喷施硼、钙肥,促进果实对日灼病的抵抗能力,减少日灼病的发生。
04、虫害(棉铃虫)引发番茄烂果
发病症状:虫害引发番茄烂果,多以棉铃虫幼虫蛀食危害为主,首先蛀食幼果,逐渐被吃空;成熟的果实只蛀食部分果肉,但蛀孔易被雨水、病原菌进入,引起病变腐烂。
发病规律:棉铃虫的发生与当年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月降水量在100-200mm,相对湿度在60%-70%时为害严重。棉铃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28℃,适于偏旱的环境;高温高湿条件下,不适合棉铃虫生长和羽化。
防治措施:发生严重的菜区实行冬耕冬灌,以消灭越冬蛹;及时清除杂草,防止杂草开花吸引大量的棉铃虫成虫。勤于田间管理,发现病果及时摘除深埋,避免转株为害。生物防治可在棉铃虫产卵高峰后的3-4天及6-8天连续两次喷施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苦参碱可溶液剂2000倍液,可以杀死大量幼虫。棉铃虫主要以幼虫蛀食为害,所以幼虫蛀果之前,是化学防治的最好时机。一般在番茄第一穗果鸡蛋大小时开始用药,药剂方面可选择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500倍液、14%氯虫·高氯氟悬浮剂5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合理交替使用化学农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跟着专家学农技
如果你在番茄种植中有什么难题,可以前往悦农圈发帖提问哦~悦农圈中入驻了众多专家和老师,在线问你解答种植难题。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拜耳悦农圈,看看资深专家尹克忠对种植番茄,有什么妙招!
更多有价值的种植技术,请在微信内搜索“拜耳悦农堂”,关注拜耳悦农堂公众号,助您科学种植!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来源:蔬菜卫士
转发0评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