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常常于4-5月在竹秆上产生黄褐色至暗褐色粉质状突起,椭圆形至条形,既影响竹子健康生长,且大大降低观赏性,对此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竹秆锈病的发病症状及流行规律:
以2-3年生竹秆上最明显,主要发生在基部、下部和中部,严重发病区可蔓延至小枝;4-5月竹秆产生黄褐色至暗褐色粉质状突起,椭圆形至条形,是夏孢子堆,脱落后,病斑呈黑褐色;8月在老病斑外侧出现黄斑;9-10月至翌年2-3月产生不易脱落的橙黄色毡状物,不断增多,呈椭圆形、长条形至不规则形,是冬孢子堆,遇雨水后吸水膨胀,反卷脱落;4-5月脱落后,又产生黄褐色粉状物(病菌的夏孢子堆)脱落后受害部位为黑褐色病斑,以后在病斑周围又可产生冬孢子堆,病斑逐年扩大,绕竹秆一周后,病部以上竹秆枯死。
【2】竹秆锈病的发生特点:
病菌以不成熟的冬孢子或以菌丝体在竹秆黄斑中越冬。菌丝体又可在活组织中存活多年,每年表现黄斑,井产生冬孢子和夏孢子。靠夏孢子随风传播,使病害蔓延扩展。竹林中新老竹子均可当年发病。病害在生长过密、湿度大、不通风、经营管理不善的竹林里容易发生。
【3】竹秆锈病的防治措施:
3月中旬前,结合砍除病竹和刮除冬孢子堆,发生重的竹林可用药剂防治,推荐使用淇林田钧一瓶+岁语或植大壮一瓶兑水250-300斤均匀喷施,间隔5-7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
转发0评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