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病,病原为粗缩病病毒,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由灰飞虱传播。夏播的玉米经常会感染粗缩病,玉米粗缩病导致玉米的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具体讲述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和特点,方便种植户分辨粗缩病并及时进行对应的防治。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时期都可能发生玉米粗缩病。玉米幼苗与正常植株相比,可明显看出生长缓慢,叶片深绿、僵直,根系数量减少,容易倒伏的症状。染病初期,叶背面的叶脉有明显的白色条状突出,随着病情愈加严重,叶脉逐渐变黑。染病较轻的玉米,植株中上部稍短;严重染病的玉米植株有明显的矮化现象,叶片重叠,植株不进行抽穗和吐丝,所以有“公玉米”之称。
玉米粗缩病病毒的昆虫媒介为灰飞虱,这种媒介传播具有明显的时间线和持久性。灰飞虱通过在正常的玉米植株和患病植株之间吸食汁液时,粗缩病病毒可在植株之间进行传播,通常一只灰飞虱可以侵染并引起2~4株玉米发病。
在杂草多,土壤湿度大的环境下,灰飞虱大量繁殖,粗缩病发生概率就会增大。并且灰飞虱可以陆续迁飞到夏播的其他作物如高粱、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上,继续传播病毒,在杂草或植株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夏季继续侵染玉米等作物,形成完整的侵染循环过程。玉米在5叶期之前,较易感染粗缩病;10叶期之后,抗病能力增强,感染粗缩病的机会降低。
①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玉米患粗缩病的概率,因为即使在患上粗缩病之后进行及时的防治,也很难将玉米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常用的抗病品种有中科4号、峻单50、登海605、鲁单981、登海11号、农大372、农大108等。
②拌种。玉米种每10~15公斤拌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0.01~0.03公斤。或者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g,兑水6公斤,浸泡玉米种5公斤,浸泡1天,捞出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
③适期播种。避开灰飞虱高峰期,春玉米在4月中上旬之前播种,夏玉米可以在6月中上旬播种,并且采用玉米直播的方式,大面积统一播种,尽可能减少灰飞虱的危害。
④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玉米杆,小麦残茬等,减少病毒越冬数量。在种植期间,发现染病植株要及时清理,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再次侵染和传播。在收获后,可进行深耕,减少粗缩病的发生。灌溉时,注意灌溉的水量,不要使田间湿度过大,助长灰飞虱的生存。
⑤药剂防治。使用除草剂,减少灰飞虱生存环境;在玉米出苗到六叶期,使用药剂,10%吡虫啉0.04公斤加20%异丙戊乳油1.50mL,兑水40公斤喷雾,每5~7 天喷药一次,达到杀虫灭菌的效果。对于已经患玉米粗缩病的玉米田,可用50%灭菌成可湿性粉剂0.06公斤,加叶面肥,兑水50公斤喷雾。
转发0评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