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实施《湘东黑山羊羔羊早期断奶技术规程》
湘东黑山羊因其繁殖优势出现一胎双羔或多羔,并引起母羊早期奶水不足,羔羊摄入营养不够、生长发育受阻的现象普遍存在。湘东黑山羊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母羊空怀期长、羔羊死亡率高。传统断奶模式是初生羔羊与母羊混养至3月龄进行断奶,断奶技术滞后直接影响我省湘东黑山羊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此,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6家单位共同起草了《湘东黑山羊羔羊早期断奶技术规程》,并于2021年11月9日发布,2022年1月9日起正式实施。
该规程适用于我省湘东黑山羊羔羊早期断奶生产操作,规定了湘东黑山羊羔羊早期断奶前管理、早期断奶管理等内容。
规程规定,羔羊早期断奶前,要做好日常管理、羊舍、消毒及分群等工作。湘东黑山羊羔羊在30日龄或体重达到6公斤时停止哺乳,断奶前3~5天,应每天巡视产房羊群,观察每只羔羊的食欲、精神、粪便等情况。断奶羊舍应背风向阳、通风干燥,远离母羊舍,冬季应配有保暖设施,温度控制在10℃~20℃。羊舍内要有专门饮料槽和饮水槽,饲喂用具应每天清洗。推荐断奶羔羊栏舍面积为2×4平方米,饲养密度不低于1.5只羊/平方米。断奶前1天按照体重和体质相近原则进行分群。
在早期断奶过程中,要配制好代乳粉,原料以全脂大豆粉、乳清粉、小麦蛋白粉、奶粉、葡萄糖、矿物质预混料等为主要成分。要将代乳粉按照1︰6~1︰7的比例溶解于50℃~60℃温开水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待温度凉至40℃左右,分装至干净卫生的奶瓶中进行饲喂。饲喂结束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将羔羊口鼻处的残乳擦干净,防止舔癖,并及时清洗奶瓶,煮沸消毒15分钟,晾干后放在干燥通风的位置。断奶1~2天应人工辅助采食;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捏羔羊下颌骨,使羔羊口腔微张,然后轻轻地将奶嘴放入羔羊口中。断奶3天后,可将奶瓶固定在羊舍栏架上,离地高度0.6米~0.8米,训练羔羊自主采食。断奶5天后,可在每天饲喂代乳粉后补饲羔羊开食料。断奶25~30天期间,要将羔羊开食料更换成羔羊育肥颗粒料,同时根据羔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情况,在第30天停喂代乳粉,羔羊可进入育肥阶段。
“羔羊早期断奶是通过利用代乳粉代替母乳,人为缩短羔羊哺乳期和母羊的空怀时间,促使母羊提早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使羔羊较早适应外源性饲料,缓解断奶应激,促进瘤胃发育,有利于羔羊后期的生长和发育。”据该规程主导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罗阳介绍,规程的实施填补了我省在湘东黑山羊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研究方面的空白,有利于推动我省山羊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规程技术以及配套产品在全省推广应用后,可满足上万只羔羊断奶需要,母羊生产效益提升50%,新增纯社会效益2000万元。
转发0评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