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北玉米不好卖!
与此同时,农民卖粮积极性不高!
这是东北大多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情况。
据农业苑了解,而即便是现在已经进入了12月份,但是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上市进度明显低于往年同期,周边屯子里玉米销售比例不足两成,远远低于去年同期。
为什么东北玉米卖不动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天气原因,导致东北玉米上市延迟
农民期望值过高,导致玉米销售缓慢
大货车限超政策,抑制企业采购
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
天气原因导致
东北玉米上市延迟
天气方面,6—8月持续降雨,低温寡照导致玉米水分大,质量下降。黑龙江双城、阿城等地平原较多,降雨影响不大。黑龙江北安、富锦等地低洼地块多,降雨天气影响大,玉米质量下降明显。哈尔滨某玉米贸易商说,黑龙江北安、富锦等地受降雨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当地深加工企业反映周边玉米减产较为明显,玉米质量及产量下降导致可收购玉米数量有限,企业收购难度增加。
暖冬天气延缓玉米收割,玉米上市进度落后于历史同期。由于10月气温一直偏高,玉米收割延迟,今年吉林、辽宁、黑龙江地区玉米收割较以往延迟了15—20天,农户售粮进度相应后移。进入11月,吉林和辽宁多地温度一直维持在零度以上水平,不利于玉米脱粒,烘干塔及玉米收储企业也因此放慢了采购节奏。
辽宁、吉林玉米产量高、质量好,黑龙江减产、等级下降。本次调研结果与此前市场预期较为吻合,今年辽宁、吉林玉米增产,质量提升,黑龙江玉米减产,受灾地区玉米质量大幅下降。
农民期望值过高,
导致玉米销售缓慢
买卖双方预期差加大,购销处于僵持状态。调研发现黑、吉、辽三省玉米现货市场购销持续清淡,农户手中玉米余粮充足。截至11月23日当周,多地玉米销售进度不足一成,现货市场买卖双方预期差加大,玉米现货购销处于僵持状态。
吉林省双辽市有农户表示,现在整个村子的玉米都还没有卖,主要是农户对目前的收购价格不认可。贸易商出价0.72—0.76元/斤,农户不认可,买卖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目前,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心态较为淡定,其采购经理介绍按照往年经验,春节前后农户会集中卖粮,节前农户销售进度预计在五成,所以企业并不着急采购玉米。
市场购销之所以僵持,最核心因素还是价格。对于农民来说,他们通常会比照上一年的价格、最近的价格、周边人卖粮价格来销售。因此即便是同一省份,农户销售的区域性特点也很鲜明。以吉林省为例,调研发现榆树玉米卖粮进度相对较快,预计为一成二成。九台、农安基本没卖。可见,玉米销售的随机性很强。
大货车限超政策,
抑制企业采购
限超政策提升运输成本,贸易企业采取收缩策略。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查超限载政策影响,调研团了解到黑龙江、吉林限载检查没有辽宁严格,有深加工企业介绍这两省运输基本没有受到超载政策影响。
而因为辽宁超载检查严格,吉林到北方港口运费较之前上涨30—40元/吨,因此当地中小贸易商利润萎缩,收购及发运无利可图,贸易主体参与市场更为谨慎。
转发0评论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