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感叹今年的生意难做,水果市场就像这几天北方的天气,直接进入了寒冬
樱桃是“春果第一枝”,也是全国水果产业最早的晴雨表。
5-6月,樱桃产地价格以前最高卖300元/斤,最低卖3-5元/斤,还有倒掉的。。。
9-10月,阳光玫瑰葡萄以前最高卖200元/斤,最低卖4-5元/斤,巨峰,夏黑......其他品种更是苦不堪言
9-10月,黄桃以前卖20元/斤,现在1元/斤,甚至还出现了没人收购的窘况。
9-10月,徐香猕猴桃从最初的产地收购价3.8元/斤,现在2.3元/斤,因为陕西的持续阴雨,甚至也出现了没人收购的窘况。
10月,最近的苹果市场也开始疲软,产地价格一落再落
不怨天不怨地就怨我们果农自己不理智,无论是哪种水果都为了赶早市,抢价钱。
生摘早采严重,品质和质量大幅下降,减少了自己的产量,拉低了果子的价格,去市场真难吃,消费者吃一次后悔死。从此不再买。采青果质量差,害人害己害大家。
无论哪种水果确实是要适时采摘、过早减产、果农受损失、色浅的话有可能退色、含糖量低、口味淡、果商没有回头客。
早釆十天、减产百分之十、还有可能退色、加上风味淡、糖度低、果商卖后没回头客、到最后落价、最吃亏的还是咱果农。
今天看果商老张在收纸加膜、一再抱怨色没上足、有的果农拉到那被拒收。
水果市场近几年年让果农果商都很头疼。去年,果价高,果农没产量,相对收购商来说还是较好的一年,今年真的太糟糕了,果价低,人工高,包装费用高,质检难寻、投入多、收益少、损耗大……这一系列的不对等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1、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世界经济水平整体下滑,国外市场疲软,消费水平下降,水果销量锐减,而国内市场更是处于饱和状态。
2、面积太大,产量太高。樱桃、葡萄、黄桃、猕猴桃、苹果,大家看到以前市场效益好,全国各地都开始大面积发展,特别像苹果黄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各个地方都栽种苹果树,以前是3、5、8亩,现在是几十亩几百亩上千亩,致使苹果供应无限大增。猕猴桃除了陕西眉县和周至两个县,其他县区也在发展。还不算河南、贵州、湖北、四川、辽宁、山东等其他省份。
3、进口水果不断增加,挤占国内市场。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水果累计进口量416.9万吨,同比增加36.5%,累计进口额59.8 亿美元(约合42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27.4%。特别是部分国家跟我国形成贸易协定国,他们输出到我国的农产品0关税,0关税,0关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4、由于粮食价格大幅下跌,露地瓜果大量增加,分割苹果猕猴桃等水果市场。从六月初开始,西瓜、荔枝,葡萄,芒果,桃子等等各种各样,国内国外各种品种的水果都纷纷上市,
5、高档果销量锐减,以前优质产区苹果大部分走高端及单位福利果,在反腐倡廉下,福利果很少采购,所以现在库内剩这么多就是验证。
6、果农种植成本增加,现在农药化肥不断涨价,而且还有很多水溶肥、菌肥等新肥料种类的增多,价格也不低,人工费用年年涨。果园的种植投入成本增加,果农们的利润被压缩。
7、开支大。今年苹果包装箱高至10元,随着后期纸箱用量增加会随之涨价,收货代办费选级工装箱工网套库费利息等开支每斤加8毛。质检难寻,苹果收购季节本地找包装工人很困难,从外地介绍过来的,路费,天阴下雨还得客商
8、货币贬值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苹果的价格。
原先,中国水果市场中,只有苹果可以真正做到季产年销,周年供应,可现在梨、葡萄、柑橘、西瓜、厚皮甜瓜、桃子、香蕉、草莓等等都可以周年供应。就连大樱桃现在国产,进口相连,就差一个月就做到一年四季吃樱桃了。苹果可以称得上水果之王,但是水果市场里品类已经没有尊贵、位卑之分,最讲究的是时鲜天下,性价比、品牌水果的优质优价。(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杨杰)
今年水果销售会存在一定的压力,面对复杂的市场行情,望广大果农要有合理的价格预期,切莫高价惜售,顺势销售;果商收购不要压级压价,挫伤果农的积极性,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比去年适度扩大收储规模,及时顺价销售,稳妥经营。
很多人将问题归结于自己的品种不好,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思想的问题,暴露在管理上。
再差的品种都有好果子,再好的品种都有差果子,笔者张春接触的职业农民,在这个突然来临的寒冬里,种植的猕猴桃,樱桃,葡萄等水果依然是拔得头筹,客商还抢着要货,就这还要排队,拼什么,凭什么?品质决定一切。
我们的果业已经不是以前的追逐产量的时代,大家也在由以前“有得吃”向“吃得好、吃的健康”再转变。好水果
其实笔者张春认为,今年的市场疲软其实已经是在释放信号,“马鞍式”经济曲线已经提前到来了。
我们再不对自己“动刀”,打破自己的传统思维,就要被社会和产业所“动刀”。
下一个会是谁呢?你做好准备了吗?#农业交流群#
转发0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