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合力守住绿色生态底线农民端上金色“旅游饭碗”

黔农发布

2019-01-06 21:13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人民网铜仁1月4日电(龙章榆)“山隔水阻”、“山多地少”、“地无三分平”……曾经,山与水制约着贵州农村发展。如今,贵州转变思路,依托生态优势,将山水打造成为靓丽名片。生态乡村旅游,正成为贵州农村发展的新极点。

在贵州省德江县长堡镇长堡社区,46岁的袁华一边接电话,一边将进货的数据记在帐里。“才到中午,5间客房、两层的用餐包间,都被预订一空。依托湿地公园的打造,农家乐的生意是越来越好做了。”趁着间隙,袁华抬头对记者说。

从农家乐门口一眼望去,处于乌江干流之上的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江面碧波荡漾,江水与两岸青山交相辉映,如同画卷。

一副美景,一半天成,一半人为。2017年,德江县以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打造为重点,在境内乌江流域规划一个总面积1652.69公顷的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经过打造,公园两岸陆续修起生态步栈道、观园路、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成为县城的“后花园”。

景美人气旺,曾是网箱养鱼户的袁华,依托湿地公园人气,实现了成为农家乐老板的转型,也立马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小目标:十万块钱的小汽车成功开到了家中的院子里。“母亲河的污染源不在,收入比以前成倍实现增长,我踏踏实实吃上了‘旅游饭’”袁华说。

在守好生态底线中实现转型,还写好绿色文章创造生态产业。“岩门坡,穷窝窝,一年才收一撮撮,娶个媳妇要挪窝”曾经,在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这句顺口溜广为流传。如今,“岩门坡,幸福窝,南来北往游客多,旅游连出金银窝。”成为当地真实写照。

只有一亩三分地,怎样发展?2014年来,余庆县创新思路,将目光看准境内优良的生态资源,依托传统民居、传统农耕文化等资源,将县域一批山水资源优厚、适宜休闲旅游的乡村进行统一规划打造,通过引进公司,进行“旅居农家”一体化建设,依托青山绿水,做起乡愁生意。长期以来生态保持良好的红渡村成为试点之一。

思路一变天地宽,乡愁“卖”出了好价钱,红渡村“红火”起来。每到节假日,各地游客体验山水农耕乡愁的游客络绎不绝,借此带动,红渡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3000元,提升到了2017年的超过8000元。

“房子闲置的楼层出租出去做旅舍,自己再到旅舍上班,每天还能卖早餐,一年全家也有十来万。”当地村民钟艳高兴的说,在家守着老人孩子能赚钱,再也不愿出门去打工。

除去红渡村,余庆县立足生态,从无到有,还打造出以茶旅为主题的松烟镇玉河景点,以垂钓为主题的白泥镇哨溪村河滨组景点。据统计,2017年,刚投入的几个主题景点共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和钟燕一样,几个景点覆盖到的村庄,已有50%外出务工人员,被吸引回乡发展。

立足山水生态优势,打造乡村旅游,贵州把“老短板”转变为“新极点”。目前,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超过3000个,农家乐近1万家;截止2017年,贵州在农村地区完成乡村旅游投资120亿元,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亿人次,带动近30万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生态饭。

    (文章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