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快收获时,却爆发稻飞虱,该怎么办?

老王说农事

2025-03-28 22:11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每年水稻的生产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还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然而,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害虫的侵袭始终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稻飞虱作为水稻的重要害虫,特别是在水稻即将收获时爆发,对水稻的危害尤为严重。稻飞虱的爆发不仅影响水稻的产量,还可能导致水稻质量下降,甚至引发次生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稻田的损失。那么,当水稻快收获时遇到稻飞虱爆发,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专业的技术指导。


1. 稻飞虱的危害

稻飞虱主要通过吸食水稻的汁液来进行危害,尤其是幼虫和成虫阶段。它们通过口器刺入水稻的叶片和茎秆吸食养分,导致水稻叶片变黄、枯萎、萎缩,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减少水稻的营养积累,进而导致产量下降。稻飞虱的危害还容易诱发“稻瘟病”、叶枯病等病害,导致水稻品质下降。

当水稻接近收获期时,稻飞虱的危害更加严重,因为这个阶段的水稻已经积累了大量养分,如果受害严重,会导致水稻籽粒发育不完全,甚至影响水稻的米质,造成颗粒不饱满、空壳等现象。

2. 稻飞虱爆发的原因

水稻快收获时,稻飞虱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天气条件:温暖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稻飞虱的繁殖和蔓延。尤其在雨水较多、温度适中的季节,稻飞虱的繁殖速度会加快,导致危害的加剧。
  • 稻田管理不当:如施肥不均,尤其是氮肥过多,容易引起水稻长势过旺,植株过于繁茂,为稻飞虱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 田间虫源积累:如果稻田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或者防治措施不当,导致虫源大量积累,那么当水稻接近收获时,稻飞虱很容易爆发。
  • 田间杂草繁多:杂草也是稻飞虱的栖息地和食物源,如果水稻田间杂草控制不彻底,稻飞虱在杂草中繁殖,进入水稻田后造成大面积的危害。


3. 稻飞虱防治措施

面对水稻即将收获时稻飞虱的爆发,果农需要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

3.1 及时喷药

当水稻进入收获期时,稻飞虱的危害往往集中在田间的上部,尤其是稻穗和叶片的顶部。如果发现稻飞虱数量骤增,应及时使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虫剂包括:

  • 吡虫啉:对稻飞虱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可以快速起效。
  • 氯氰菊酯:具有广谱的杀虫作用,可以有效防治稻飞虱。
  • 噻虫嗪:具有较长的残效期,适用于大规模防治。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安全的药剂,避免对环境和作物的负面影响。喷药时要选择在无风天气进行,以避免药剂漂移。同时,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药剂残留。

3.2 综合治理,减轻虫害

除了单纯的化学防治,综合治理也是防治稻飞虱的关键。通过调整田间管理,减少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减少虫源,为水稻创造更为健康的生长环境。
  • 合理施肥:氮肥施用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量施用,避免水稻长势过旺,减轻稻飞虱的侵害。合理的肥料使用有助于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 水管理:稻田的水位要适当控制,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极端情况。过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稻飞虱,而过干则可能使水稻生长不良。

3.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环保且低风险的防治方式,尤其适用于接近收获期的水稻田。通过设置一些物理屏障或诱杀设施,可以有效减少稻飞虱的侵害:

  • 白色反光膜:在稻田中铺设白色反光膜,有助于驱赶稻飞虱。
  • 黄色粘虫板:可以在田间布设黄色粘虫板,利用其对稻飞虱的吸引性,捕捉成虫,减少虫源。

3.4 及时收割

当水稻遭遇稻飞虱爆发时,如果情况较为严重,且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可以考虑提前收割。提前收割可以避免稻飞虱继续危害水稻,并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收割后的稻秧要及时清理,不给稻飞虱留下孳生的场所。


4. 结语

稻飞虱的爆发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在水稻即将收获时。面对这一问题,农民朋友应采取及时、科学的防治措施,从喷药、田间管理、物理防治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保障水稻的收成。希望通过本文的指导,广大水稻种植者能够有效应对稻飞虱的侵扰,实现优质高产的水稻生产。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