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秸秆上竟能长出赤松茸#聚焦大田#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一直以为,采蘑菇的小姑娘只会在林中漫步、树下采摘,没想到如今水稻田里也能长出鲜美可爱的“赤松茸”。更神奇的是,原本人人嫌弃的秸秆,成了种菌人抢着要的宝贝。
三月的上海,春风仍寒。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的一片稻田,有200亩被神秘的塑料地膜覆盖着。掀开地膜,里面是一片片白花花的菌丝。再过不久,一枚枚红红的大球盖菇就从田垄上星星点点地探出头来。这种菌菇又叫赤松茸,个头大概3~5厘米,吃起来肉质滑嫩、食味清香。
仔细看,埋着菌种的泥土有点特别,土里混着黄色秸秆。抓一把,闻一闻,还有菌菇的清香。上海菇林源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青恩揭开了奥秘。原来,这是一种“大田模式”种植菌菇的方式,在同一块地里轮流种植水稻和大球盖菇,利用植物的生长规律打个“时间差”,同时将秸秆“废物利用”。
“菌菇循环生态链”逐渐形成
而在另一种“林下栽种模式”中,同样也可以在树林间挖沟,填入稻秸秆,随后埋入菌种。在崇明区建设镇的一片银杏林中,记者看到林间搭起了大棚,棚中土壤里掺杂了秸秆和颗粒状的稻壳。由于温度比稻田更高,这里的大球盖菇在三月寒风中就已冒出了头。
不仅“空闲”的稻田和林下空间被重新利用,更神奇的是,在种菇过程中,秸秆会逐渐分解成有机质,修复土壤并提高肥力。利用这种菌渣种出的“菌稻”,据说口感又糯又甜。
上海农科院科研人员检测发现,在稻田里栽培大球盖菇的菌渣还田后,表层土有机质百分含量大幅增长。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后的菌渣还林,6个月后土壤有机质百分含量增加了21.36%。
以往,秸秆总被认为是“农林废弃物”,大量秸秆无法处理,只能一烧了之,严重污染空气。而现在,不仅秸秆有了好去处,还能修复土壤,水稻田也被充分利用增加了收益,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据测算,一亩大球盖菇会用到秸秆约15吨,每亩能产出2吨以上大球盖菇。如今,崇明大约已有2000多亩菌菇从稻田和林下长出,一条完整的“菌菇循环生态链”已逐渐形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转发0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