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植保技术# 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食品,马铃薯具有种植广泛、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而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真菌引发的病害,对于马铃薯来说,具有毁灭性的危害。如果田间爆发马铃薯晚疫病且呈现流行趋势,会严重降低马铃薯产量与品质。
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叶柄以及块茎,当叶片发病时,一般先在叶尖、叶缘处出现明显病斑,刚开始为水渍状褪绿斑,随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当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斑扩大速度加快,逐渐扩展后变为暗褐色病斑,病斑边缘不明显,背部常常出现白色霉层。块茎发病的时候,会形成明显的淡褐色、紫褐色的不规则小斑点,稍稍凹陷,病斑下的薯肉会有不同程度褐色坏死,最后造成病薯腐烂。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原因
天气原因: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与天气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属于一种气候型、流行性病害,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尤其是在阴雨天、多雾天,植株发病会十分严重。
品种抗性: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差异很大,比如早大白、大西洋等品种,品质好、产量高,但发病率较高。
田间管理:如果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板结,种植马铃薯发病严重。对于没有施用农家肥、重施化肥的地块,发病早、发病重。另外呢,如果对田间管理力度不够、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田间通透性变差,都极容易造成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在种植过程中,如果施肥、追肥不合理,灌溉不合理,都会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经济有效措施,但是许多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经过多年种植以后,抗性会逐渐减弱甚至完全丧失,进而导致晚疫病大流行,造成产量损失。因此呢,推广种植丰产、抗病的新品种,能够有效减轻晚疫病发生危害程度,达到丰产增收的效果。比较常见的品种有天薯10号、天薯13号、陇薯7号等。
种薯消毒:种薯消毒是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前提,在种薯出窖时,我们要淘汰病烂薯,在正式播种之前,种薯用甲霜灵锰锌与水或细土灰混合,均匀拌于薯块上,避光晾2个小时后,用麻袋覆盖闷12个小时。
药剂保护:在马铃薯生长期内,我们可以用药剂进行保护性杀菌,从现蕾期开始,推荐喷施1-2次杀菌剂,比如代森锰锌、丙森锌等,可以起到预防效果。马铃薯在收获之前,我们也要做好块茎染病的预防工作,在马铃薯采收前1周进行杀秧,也就是将茎叶清理干净,并集中处理,然后在杀秧后的地面喷洒药剂。
总结
马铃薯晚疫病对产量、品质影响巨大,我们一定要重视马铃薯晚疫病,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温度、湿度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体系,有效防控晚疫病发生,促使马铃薯茁壮生长。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转发0评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