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天气渐暖,正是养猪的好季节。但是由于气温逐渐上升,各种病菌大量繁殖。而畜禽经过越冬,身体的抗病能力减弱。如果在饲养过程中消毒不彻底,管理失当,极易引发猪病,降低养殖效益。
因此,春季养猪应注意以下几点,猪长得快,还不生病!
春季养猪“五字宝典”
◆ 第一个字:捂
春季虽然气温开始缓慢回升,但容易忽冷忽热,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天气。
因此,猪圈内的取暖设备不要过早拆除,以备寒流来袭时取暖使用。门上的挡风草帘、窗户上的塑料薄膜、暖棚上的覆盖物,至少应保留到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夜间要注意防止寒冷侵袭,尤其对接近预产期的怀孕母猪以及刚出生的仔猪,更要加倍小心。
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坚持夜间巡圈制度,根据猪群状况随时调控圈舍温度。封闭式猪舍要在离地面1米处设置通风口,每天下午1点-3点温度较高时清粪和通风换气;大棚猪舍棚顶通风口晚上加盖草帘。
◆ 第二个字:精
开春之后,在日渐变暖的环境中,粪便发酵速度较之寒冷的冬日加快很多,猪圈内往往会集聚过多甲烷、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果不加以排放,将会刺激猪群呼吸道黏膜、眼结膜,造成直接伤害,或导致肌体抵抗力下降。
所以,养猪户要适当延长通风时间,以便及时排除舍内的污浊气体。带猪消毒应选择中午前后气温比较高的时间段。
同时,做好开食、补饲、旺食的三个环节!使仔猪平安渡过初生关、补料关和断奶关,特别护理好断奶仔猪。对各饲养阶段的猪要注意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并适量添加营养性添加剂(如圆环克、班克)等。
供给清洁的饮水、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运动,促进猪的健康生长,使猪能够平安度过春季。
◆ 第三个字:防
春季要严防各种猪病的发生。尤其是猪流行性腹泻、口蹄疫、圆环病毒病、猪瘟、蓝耳病等多种疾病,要根据当地以往的疫情特点,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猪只的免疫注射。其次是做好巡视,发现疾病征兆,要迅速隔离治疗。
预防猪瘟、口蹄疫,疫苗免疫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免疫前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黄芪多糖。
◆ 第四个字:消
在春季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每周1次。坚持每天打扫猪舍,保持舍内清洁卫生,舍内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液交替使用,发生疫情时酌情增加消毒次数。
产房的消毒,要更加严格。要根据猪舍污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和乳房擦洗消毒。平时可采用带猪消毒法,一般不必将猪赶出舍外,可用0.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预防口蹄疫有很好效果。
◆ 第五个字:驱
春季要严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加强防疫和驱虫。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猪只的免疫注射,切忌漏注、疫苗失效等情况发生。一旦发生疫病,应严格封锁消毒,强化预防注射,按要求处理好死猪尸体,对进入猪舍猪场的车辆、人员应彻底消毒。
另外,春季做好驱虫工作可有效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增强猪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户的收益。
-----------------------------------
关注挺好农牧智能养殖,学习更多养殖知识。
转发0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