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一串串红彤彤的草果点缀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的山野间,沟箐里农户忙碌采收的身影昭示着草果丰收季已经到来。

富东乡森林茂密、气候湿润,适宜草果生长,仅邦崴村就种植了1500余亩草果。“今年干草果每公斤的零售价比去年整整高出10元,我家8亩草果地能带来近两万元的收入,我家三个小孩的生活费有着落了。”邦崴村村民粟润发笑着表示,自己打小跟着父辈学种草果,满山的果子就是自己的“定心丸”。
据了解,采收后的草果分成两类售卖:一部分直接现场称重后卖给收购商,省去加工环节,能快速回笼资金;另一部分则要靠自家搭建的“窝棚”完成人工烘烤,做成干果再卖,虽耗时长,但收益更高。这些“窝棚”多建在院角或林地旁,用木材搭起简易框架,铺上烤床,下方留着火塘,没有任何现代机器,全凭人工火力烘烤。“富东草果讲究‘越黑越香’,鲜草果得摊匀,每隔两小时翻一次,一炉烤足两天一夜,烘出来的干果颜色深褐、辛香浓郁,收购商老早就打电话订好了,干草果不愁销路。”粟润发说。

从祖辈相传的零星种植,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化布局,草果不仅让富东乡闲置的林下空间产生了效益,也成为了像粟润发一样的农户们的“增收果”。
据悉,2024年,富东乡草果种植面积达7800余亩,其中挂果面积5369亩,年产量538吨,产值约3768万元,草果产业已成为全乡“一村一品”的特色支柱。未来,富东乡将继续扩大草果种植规模,同时推动草果老种更换,引入更优质、高产的品种,进一步提升产量与品质。在加工端,除了保留传统人工烘烤工艺,还将探索草果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届时,不仅能凭借传统风味站稳市场,还能以多元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富东乡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兴乡的金山银山,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云南网记者 高玥 通讯员 王悦
来源: 云南网
转发0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