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鱼病防治新技术

最新技术

2021-08-29 14:19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进入夏季,鱼塘里鱼类易于浮头发病。一些养鱼专业户面临着鱼病防治技术疑难问题。

一、夏季池塘水质调控

养鱼先养水,鱼类池塘健康养殖关键是水质管理。水质调控得好,更好预防鱼类发病,因此,夏季池塘必须抓好水质调控。水质调控措施主要为:

保持充足溶氧。合理施肥培养水质,利用生物增氧,使池水溶氧量一昼夜有 15 小时大于 4-4.9mg/L,其余时间不低于 3mg/L;适时加注新水,补充池塘溶氧,一般 6 月-9 月每 7-9d 注水 1 次(注水口加 40 目密网过滤,以防敌害生物随水入池) ,早春和晚秋每 10-15d 注水 1 次,每次加水深 20-31cm,当池水恶化时大量换水,先排出池水的 1/3-1/2 ,然后注入新水,注换水时应将注入的新水沿着水的上层水平线注入;科学使用增氧机增氧,增氧机的作用是消除“氧债”,清除水的热阻力,使池水产生垂直和水平流转,开机原则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或水肥鱼多可能造成浮头时在鱼浮头前开,每次开机时间 l-5 小时。

改良池塘水质。每 15-20d,用生石灰 21-25g/m 3 化水全池泼洒 1 次,调节 pH 值在 7-8.3 之间;每 20d施用 1 次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 EM 菌等),用量为 2.1-5g/m 3 ,控制非离子氨浓度 0.02ms/L、亚硝酸盐浓度 0.2ms/L、硫化氢浓度 1mg/L 以下。

把握池水透明度。早春天气寒冷,水温相对较低,池水透明度可控制在 30cm 左右,以增强水体光照强度,有利于池塘水温提升,促进鱼类生长;5-9 月份,随着季节的推移,温度逐渐升高,池水也逐渐加深,施肥及投饲量加大,应根据不同主养鱼的要求将池水透明度相应控制在 25-40cm,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状态。

二、夏季鱼类浮头原因分析与防治

鱼类浮头原因:因鱼塘上、下水层急剧对流而引起的浮头;因光合作用弱而引起的浮头;因水质败坏引起的浮头;因浮游动物过量繁殖引起的浮头,并提出了如何预测鱼类浮头:根据天气预报和当天的天气情况预测;根据季节的特点进行预测;根据水质情况进行预测;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进行预测 ,以及采取措施防止和减轻浮头:要清除塘底过厚的淤泥;如果发现池塘水质过浓,应及时注水,或边排(排出表层水)边灌(将新水注入底层),以改善水质;夏季如果天气预报傍晚有雷阵雨,则可在中午加开增氧机,尽可能多地将高氧水送入底层,偿还氧债;如果天气连绵阴雨,则应经常及时加开增氧机,以增加池塘溶氧量;根据预测当夜鱼类浮头的可能性很大时,要停止施肥,并要控制投饵量,缩短投饵时间,以免妨碍浮头和注水; 使用净水药物如:沸石粉、明矾、黄泥水和增氧剂如:鱼浮灵、鱼氧精、“991”复方增氧剂、鱼用生氧剂等时,应在浮头前使用。

三、夏季鱼病防治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类动态、天气和池水变化情况等,勤消除池边杂草,及时捞出残饵和死鱼,为鱼类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每 15d 左右,用漂白粉 250g 加水 17-20kg 溶化后泼洒到食场及其附近水体;或定期对食台进行药物挂袋,一般每袋挂漂白粉 151g或敌百虫 100g, 3-7d 换 1 次。 4 月-9 月鱼病流行季节,每半月用二氧化氯或溴氯海因 0.3g/立方米等消毒剂对水全池泼洒 1 次,同时用大蒜头 (捣烂) 或三黄粉或土霉素或氟苯尼考等 (按说明书) 拌饲料投喂,连喂 3-7d,以预防细菌性病;每 21d 用杀虫灵或 90%晶体敌百虫 0.3-0.5g/立方米 等杀虫剂对水全池泼洒 1 次,以预防寄生虫病。发现池鱼患病,应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及早治疗控制。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

农友2863

2021-08-29 15:03

66688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