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大姜种植可谓“环环相扣”,而催芽是大姜种植前的关键步骤,催芽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出苗率的高低与最终的产量。有数据表明,催芽催的好的与催的差的,每亩产量相差能达到2000公斤之多,这个数据虽然有点难以置信,但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掌握大姜催芽的方法与技巧非常重要。对一部分姜农来说,虽然已经熟悉了大姜催芽的方法,但许多细节性的东西没有注意到,错失提高产量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咱就一起系统的总结一下大姜催芽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能在大姜催芽季来临之时,帮助广大姜农朋友提升催芽效率,提高产量,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选择好的姜种是提高催芽效率的基础,姜块肥大、色泽亮丽、质地坚硬无软化的姜种发出的芽子粗壮钝圆,利于种植。在选择姜种的时候,如果自家的姜种综合表现好,产量高,且无病害积累,那么可以作为姜种使用;如果自家的姜种表现不好或对其它姜种有种植兴趣,可以联系购买他人的优质姜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购买脱毒姜种,脱毒姜种无论是在品质上、农艺性状上、产量上还是抗病性上都优于普通姜种。姜种每亩大约需要300~350公斤。注意一点,姜种在晒种之前,不要让其受凉,要保持温度至少在13℃以上。
晒种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是打破姜块的休眠,促进养分分解,加快发芽;第二是减少姜块水分含量,防止腐烂;第三就是为了选出健壮的姜种进行下一步催芽。以姜蒜之乡安丘市为例,晒姜种一般在3月的上中旬,也就刚好是大部分农民种完土豆的时候,选择晴朗的上午十点以后,把姜种拿出来,均匀的摆在地上晾晒,注意地面要干净无污染,期间至少要将姜块翻一次,保证两面都能晒到,切忌不要暴晒,暴晒会使姜块失水过多,幼芽生命力差。晒的同时将姜块掰成大小基本相等的种块,重量大约在80~100克之间,将干瘪软化的种块弃掉。在下午天气变冷之前,把姜种收到篮子里,放进室内盖上一层薄被,以促进养分分解。一般来说,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需要晒种2~3天,室内困姜3~4天。在这里注意一点,最好是在晒种之前,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1:1:120的波尔多液浸种,以杀灭病虫害污染,同时提高姜种的营养水平。许多姜农习惯用喷雾器喷洒姜面消毒,这样消毒效果不是很好,不推荐使用。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催芽剂,效果更好。
姜种晒好之后,每个姜种什么样就一目了然了,要进一步选择姜块肥大、色泽亮丽、质地坚硬无软化、无病虫的健康姜块作为姜种使用。瘦弱发软、干瘪、颜色不纯正的姜块要果断舍弃掉。
选好姜种之后,就是催芽了,通过催芽,可使姜种幼芽快速的萌发,种植后出苗不仅快而且整齐。是否需要催芽,因地区而异,我国南方地区春季较温暖,大姜从窖里拿出来后,基本就已经现芽,可以省去催芽这一步,但多数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春季气温依旧很低,因此需要催芽,利于出苗。催芽的方法也因地区而异,有温室催芽法、阳畦催芽法、火炕催芽法、催芽池催芽法等,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因地制宜。以安丘市为例,大多数采用火炕催芽法,具体操作是先在炕上铺一层约10厘米厚的麦草,然后压平,将姜种摆放在上面,摆放高度不要太高,以60~80厘米为宜,在最上面覆盖一层草毡与棉被保温遮光。每隔一周要通风换气一次,每次半个小时即可。催芽一般需要30~35天,芽子长至0.5~1.0厘米时即可播种,最好不要超过1.5厘米,否则影响产量。
催芽的关键是温度与湿度的控制,以30天为例,可将催芽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需要七天,目的是通过均匀升温,打破休眠,为出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温度以提升至25℃为宜;第二阶段需要六天,目的是通过排湿,减少大姜含水量,促进物质及能量转化,便于嫩芽冲破外表皮,这一步需要温度在25℃与23℃之间每天切换;第三阶段需要八天,目的是保障嫩芽平稳快速生长,温度也是需要在25℃与23℃之间每天切换,这一步要注意保湿;第四阶段需要七天,目的是通过降温,使姜种提前适应播种到田里的低温条件,这一步需要逐步将温度下降至18℃左右;最后一步需要两天,目的是进一步使姜芽适应低温环境,同时可利用这两天对姜芽进行分级。
【总结】
大姜催芽的第一步是要选择肥大、色泽亮丽、质地坚硬无软化、无病害的姜种,这是基础;其次要做好姜种的晒种与浸种消毒工作,打破休眠的同时杀灭病虫害;再者要在催芽的过程中,把握好上述五个阶段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这样不仅可以使发芽率达到96%以上,而且可以保证姜芽的活力足够旺盛。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