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无人机训练场,学员在学习植保无人机点喷流程。 本报通讯员 高帅摄
7月9日,在位于杨凌示范区大寨街道农科路的极目无人机西北总部的无人机训练场上,无人机螺旋桨轰鸣。子洲县植保无人机驾驶员首期培训班在此开班,10名来自子洲县各村镇的学员手握操控器,学习无人机操作技能。
这场由子洲县现代农业培训中心与杨凌沣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技能培训,计划分5期培育50名专业“飞手”,助力子洲县农业发展。
子洲县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着力发展山地苹果、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但劳动力老龄化、生产效率偏低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升级。相较于传统人工植保,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农药用量减少40%以上,在山地、坡地等复杂地形中更能凸显优势。
理论课堂上,无人机专家陈星详细讲解无人机结构原理与农业航空植保技术。实操场地上,学员在教练指导下练习手动起降、圈地打点、精准喷药等核心技能。
“不只是学操作,从开机检查到故障排查,从配药规范到日志上传,全流程都要掌握。”子洲县淮宁河山地苹果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米良会在模拟飞行后说,过去靠人背喷雾器,一天只能打6亩地,掌握无人机技术后,单机日作业量可超300亩。
此次培训整合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引入极目智农等行业领先的无人机系统与教学资源,培训内容涵盖理论知识讲解、模拟操作训练、实地飞行实践、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多个模块。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专业证书。
杨凌沣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波介绍,公司将建立长效服务机制,通过工单系统对接农户需求,让“飞手”学有所用、用有所获。
“此次培训聚焦技术传授,注重培育‘懂技术、会经营、能带动’的复合型人才。”子洲县现代农业培训中心主任刘建宁说。
来源:陕西日报
转发0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