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作者 邓建)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中科羊草现场观摩会”于2018年6月1日在北京昌平区马池口镇亭自庄村举办。中国科学院匡廷云院士、原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王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李拥军处长、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富裕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公社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院孙振元研究员、北京市环境研究院张成梁研究员、鲁东大学傅金民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毛培春副研究员、新疆诺亚方舟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保华、新疆锦芳园草原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宁涛等40余名相关产学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了会议。
新疆诺亚方舟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保华(右一)和锦芳园草原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宁涛(左一)与中科院院士匡廷云(左二)在亲切交流探讨羊草发展的美好前景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富裕教授指出,国家大力发展草牧业,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成为共同体,并成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科羊草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随着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需要,中科羊草在生态治理、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粮改饲、林下种养殖方面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加大推广力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公社研究员通过现场展板详细介绍了科研团队如何从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入手,利用生物技术(基因分析、分子标记等)深挖中科羊草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展板上的多张照片也生动展示了中科羊草在林草结合利用模式上的良好表现。
中国科学院匡廷云院士回顾了三十年来我国羊草发展的情况及刘公社研究团队从种质收集、生物技术、分子标记相结合开展的羊草研究。在当前膳食结构改善的需求与畜牧业生产不匹配的情况下,对于占据畜牧业半壁江山的草牧业来说,发展结构调整问题亟待解决。只有科学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我国草牧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原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强调了草原生态在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草原上的生态、生活、生产的三生结构,生态优先。国家新成立了国家林业草原局,林草兼顾,对于草原的发展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刘公社研究团队通过羊草种质改良对草原生态恢复起到重要的贡献,果园与林草结合利用对于林草经济价值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草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科院植物研所院士(匡廷云中)与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公社和刘辉博士在北京昌平林草结合利用模式科研基地观摩调研羊草生长情况
新疆诺亚方舟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特别指出,公司将以中科羊草为依托,发展羊草全产业链。公司在今年温度低、降水量少、土地高盐碱条件下,种植的1万亩中科羊草全部出苗,超出预期效果。他说,在新疆大力发展中科羊草,符合国家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战略,满足传承羊草文化需求,能重塑草业科技生产力,中科羊草在商业上具有的专业性、广适性和可持续性,符合集团商业发展理念。
据了解,羊草是禾本科多年生优质饲草,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贫瘠等优点,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区东部,是我国利用价值最高的禾草之一,马、牛、羊特别喜食,市场长期供不应求。中科羊草研发团队20多年累计收集国内外羊草种质资源1200多份,建立了国际首个羊草基因资源信息平台;组建了羊草基因数据库,已用于数千基因的查询。率先开发了新一代SNP分子标记技术,评价了数百份羊草种质资源,用于羊草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以及育成品种的分子身份鉴定。克隆验证了14个抗逆新基因,获得了12项新基因授权发明专利,用于牧草抗逆分子机理研究,阐明自交不亲和性是羊草结实率低的重要因素。
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与企业家们合影留念
目前已培育出中科1、2、3号羊草新品种。中科1号羊草抽穗率50%左右;种子发芽率60%左右;种子产量20-40 kg/亩左右,个别地块种子测产达92.7 kg/亩;干草产量0.5-1.6吨/亩,种子成熟期粗蛋白含量10-17%。中科系列羊草新品种在新疆、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河南等省开始推广应用,并已开发出盐碱地、退化草地、荒漠化土地治理、林草间作模式。目前正在新疆和内蒙古开发利用中科羊草,探索大面积改造”三化”(退化\盐渍化\沙化)草场,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随后,与会人员一同观摩了中科羊草生产基地。果园下林地里生机盎然的中科羊草,已突破了规模化种植的抽穗率低、结实率低、发芽率低“三低”技术瓶颈,还兼具耐牧性强、品质好等优点,为牧草种植企业开发高产优质草畜产品方面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粮改饲”政策的深入落实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中科羊草将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