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福建高素质农民培育取得新成效

农业科教云

2020-03-06 21:37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在南平市延平区明洋村,新农人童水文凭借小小的“葛根”,在市场上打出了自己的商标,并带动50余户村民种植,当年创收近百万元。不仅如此,他鼓励村民们饲养兔子,以免费提供葛根叶向村民们换兔粪,用作种植的天然有机肥,在当地形成了生态的种养模式,还让村民们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但这份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在童水文启动创业的第一年,就遭遇了严重的亏损。

  转变,在一次培训。遭遇失败后,童水文经过推荐找到区农业局科教站,报考了农广校中专班,学习现代农艺技术。在学习理论同时,农广校的老师、专家们还经常带领他们到优秀的农业企业实践。通过培训,他发现了学习的重要性,原来自己失败的原因在于品种不对路。此后,他将眼光聚焦于品种的选育,终于获得了成功。

  童水文是福建省杰出的高素质农民代表。2012年以来,福建在全省70个主要农业县全面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七年间,福建把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摆上“三农”工作重要议程,把人才振兴作为牵动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紧紧围绕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满足农民需求,采取技术培训、示范培育、学历提升等方式,分层分类推进职业农民培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福建高素质农民培育取得新成效。目前,全省已拥有一支近50万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他们正成为再造乡土、振兴乡村的生力军。


 

梯度教育 育出实用性人才

  “我以前采用的是‘传统式’栽培。当我走进农广校,老师的专业知识和各种实操案例的分析,还有精英学员们的交流,帮助我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充分认识到了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童水文如是说。

  在农广校通过了中级职称考试后,童水文又报考了福建农林大学大专班,学习农村经济管理。几年来,童水文先后参加了农业部农广校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等几十场培训班。

  在全省各地,受益于农技部门的农民培训计划的新农人还有很多。目前,福建依托高素质农民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三大”工程,采取技术培训、示范培育、学历提升等方式,逐步建构起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制度体系。

  首当其冲的是普惠性技术培训。结合农事季节和农民实际需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班,聘请农业专家授课,灵活应对当季当时农业种养的焦点与热点。

  第二梯度是示范培育。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主线,开展中短期培育培训班,按照不少于一个产业周期全程进行培育,周期为5到15天。市县两级按照当地产业类型开展培训,省级则更加重视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梯度则是进阶阶段——学历提升。为了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2013年开始,福建在全国率先实施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采取“四免一补”的补助政策,通过免学费、杂费、书本费、报名考试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的形式,每年选送一批有学习意愿的青壮年农民到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大中专院校,接受非全日制大中专学历教育学习。

  截至今年9月,全省已累计招收大中专学历教育学员4.8万人,其中大专学历教育1.4万人。

  通过系统的培训,童水文的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让他深刻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如今,他不仅自己加强培训,更是以农场为讲堂,把培训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社员和村民,特别是葛根、土壤改良、新型农作物试种等方面,把合作及村民的产业进行了有效的升级,在村里形成了新型农业知识的学习热潮。现在,在他的童水文绿柳农场,每天参观学习的村民超过100人。


 

量体裁衣 实现高精度培育

  近年来,百香果产业在龙岩迅速发展,被老百姓称为“致富果”,是闽西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看到当地百香果种植渐成规模,2015年,新罗区农业局在红坊镇举办了首期新型职业农民百香果产销班。培训覆盖种植技术、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

  陈霖海参加了这次培训,并大受裨益。此前,他正在经受着百香果“丰产不丰收”的困境。“高峰时每天产果近5000公斤,但鲜果市场只能消化70%产量,大量库存积压,产生了高昂的冷库储存成本。”陈霖海如是说。

  经过培训,陈霖海将原来粗放的种植管理转为精细管理,亩产从200公斤提高至1000公斤;同时,利用电子商务与深加工两个法宝,为过剩产能找到出路。如今,陈霖海的龙岩紫香龙农产品有限公司发展正旺。

  陈霖海遇上百香果产销培训并非巧合。此次红坊镇的百香果课程,正是新罗区“菜单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产物。为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新罗区在“课前”下功夫,按照新罗区优势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思维“量体裁衣”,在培训前组织人员入镇进村了解基本情况,根据当地产业情况结合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培训课题。

  “培育高素质农民,不是将农民集中到课堂一教了事。”这句话代表着所有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者的心声。不仅是龙岩市新罗区,全省各地在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过程中,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的需要,依托农广校、农技推广部门、农业职业院校或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分类型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探索出永定区“见习式”、武平县“帮带式”等各具特色的培训模式。今年1-9月,全省新增培训2.54万人,占年度任务的84.7%。


 

资源集聚 让培育更有深度

  在福清市,12家福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休闲农业示范点或省级农村“双创基地”经过筛选,成为当地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实训基地。学员们根据不同区域及不同产业,可以方便地就近实训。

  福清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训,培训由课堂转入基地,面对面、手把手的解决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让学员们了解到福清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实况,具体了解各类基地的管理模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农村气象,提高了培育效果。

  为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福建整合各种资源,为乡村实用人才提供深度支持。以福建农林大学等7所农业高校为主阵地,全省各地共有314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并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建立了317个实训基地。今年,在各市、县(区)遴选推荐、省厅组织考核的基础上,确认公布了第一批省级培训基地25个、第一批省级实训基地10个。

  资源聚合,还为新型职业农民们的创业之路,提供了更多支持。据悉,自从2015年省农业厅、省国土厅、省农行等七部门联合出台《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和扶持办法》以来,全省各地积极从金融信贷、土地流转、农业补贴、三农保险、教育培训、技术指导方面对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政策扶持。

  培育+帮扶,福建高素质农民培育取得实效。今年,一批高素质农民的先进典型获得了全国性的奖励。建宁县文军种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绍文成功入选“全国十佳农民”资助项目人,宁德市五姐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带弟入选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延平区南山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童水文、上杭县中都镇聚胜家庭农场场长梁永英、建宁县里心镇精准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小良入选2019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资助项目人。

(本文登载于2019年第12期《海峡农业》)

17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379

农友6157

2020-03-16 21:3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92

2020-03-15 09:52

加油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93

2020-03-15 06:4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105

2020-03-14 06:5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好哥~房屋修建,装修,

2020-03-13 07:4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763

2020-03-12 05:0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889

2020-03-11 21:0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梅花:15959645828

2020-03-10 23:0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09

2020-03-10 22:0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李洪伟

2020-03-10 06:57

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莫忘初心,

2020-03-10 04:09

感谢政府的培养支持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693

2020-03-09 19:2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871

2020-03-09 11:1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种植大王农友8144

2020-03-09 09:3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661

2020-03-09 09:1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114

2020-03-09 08:4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136

2020-03-09 08:4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82

2020-03-09 08:4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山峰。3600

2020-03-09 08:4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853

2020-03-09 08:1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7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