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曼东山村:抓保障促融合提升治理成效

滇农云

2025-07-09 22:1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近年来,思茅区云仙彝族乡曼东山村构建“制度保障+经济支撑+人才筑基”保障体系,深化“积分制+网格化+村规民约+示范引领”融合机制。依托“乡党委+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社会单元”四级组织架构,将全村划分为20个网格,实现对全村精细化服务管理,累计排查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17起,化解率稳步提升,重点人群管控实现动态清零;有效应对滑坡、洪涝等灾害8起。2024年度网格服务满意度测评达89.5%,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固本强基:“三保障”夯实治理根基

  建立“1+5”网格员管理制度体系,即1个总则+考核、选拔、职责、管理、奖惩5项细则,推行“月评季考年表彰”动态管理机制。明确网格员“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三重职责,从工作日志、会议出勤、日常工作和群众满意度四个维度开展考核。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建立以群众评价为主、村级考核为辅的多元化考核机制,明确“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导向。

  聚焦咖啡特色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N”联营模式,委托咖农管理523亩村集体咖啡,带动群众增收90余万元,实现群众增收与集体经济发展“双赢”。在此基础上,统筹产业振兴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展,将集体经济收益的8%注入“治理专项基金”,形成“产业反哺治理、治理护航产业”的良性循环。

  统筹推进“双雁工程”“人才回引”等工作,动态储备返乡青年、退役军人、乡贤能人等人才32名。推行“双培双带”机制,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实现带头致富与带领治理双提升。强化村级人才培育,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包联负责,通过定期谈话、跟踪培养等方式提升能力素质。目前已培育6名致富带头人,2名返乡人才纳入村“两委”后备力量库。

  创新机制:“四融合”激发治理活力

  将村规民约细化为人居环境、家庭美德、日常生活生产、移风易俗4大类33项量化指标,构建“基础分+奖励分+惩戒分”评分体系。明确规定乱搭乱建扣10分/次,参与志愿服务加5分/次等具体细则,让村民行为有规可循。积分结果与“五好家庭”评选、集体经济分红直接挂钩,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2024年基层治理积分兑换活动吸引159户农户踊跃参与,累计兑换积分达148440分。

  20名微网格员每月逐户开展“推磨式”积分互查互评,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考评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双渠道公示,同步更新“红黑榜”并附佐证影像,接受村民监督。2024年累计发布积分考评结果12期,群众对评分机制认可度达98%,有效杜绝人情分、面子分。

  以丫口寨小组为人居环境示范组,完成公共区域绿化美化50平方米,实现户均增绿3株、庭院美化率100%。配套推行“美丽庭院”动态评选,示范组群众参与率、满意率稳定保持95%以上,形成“一户带一组、一组带全村”的示范效应。

  制作网格员明白卡,明确标注微网格员照片、姓名、电话、联系方式、包保户及职责范围。采取“逐户入户+小组夜话”等方式持续开展“敲门活动”,发放明白卡180余份,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目前全村网格员知晓率已达95%,实现“网格员熟悉户情、农户认可网格员”双向认知。

  云南网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奠莉萍

来源: 云南网

3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9

农友8402

2025-07-10 16:1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市我最傻

2025-07-10 06:38

中国万岁天下第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63

2025-07-10 02:49

老师辛苦你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七零后的我

2025-07-10 02:37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069

2025-07-10 00:21

对对对非常对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880

2025-07-10 00:16

建设经济强村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158

2025-07-09 23:19

老师们节日快乐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158

2025-07-09 23:18

老师们辛苦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92

2025-07-09 22:32

提升治理成效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