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正在被集约化、适度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所取代,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农业、农村、农民结构性的变化,伴随着城市与乡村的重构,这一切的基础是正在推进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而金融在这当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尤其是过去3年多来,从“先行先试”到“深层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逐步扩大,金融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深。
盘活资产 金融发力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遭遇的发展瓶颈是需求主体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产权属性及价值评估不清晰一直是困扰着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发展的障碍,因此,农村资产的盘活及增值亟待政策创新。
2016年12月,中央印发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了推进这项改革,原农业部共组织了三批试点,涉及县级行政单位1000个左右,此外,部分省还确定了266个地方试点,落实“先行试点,逐步扩面”的要求。按照计划,到2021年底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额3.1万亿元(不包括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3万个行政村组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集体成员超过1亿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正在为盘活农村资产和增强农村、农业的竞争力扫清制度上的障碍,金融赋能的作用同时也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2015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始推进“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全国232个试点地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达295亿元,试点以来累计发放贷款448亿元;全国59个试点地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96亿元,试点以来累计发放贷款261亿元。
与此同时,2017年12月2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延期1年。中国人民银行随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延期至2018年12月31日,强调相关金融机构应积极推进“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并提出了七点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扩面增量,加大“两权”抵押贷款投放力度以及创新产品和服务,积极发挥“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功能。
由此,金融助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入了深层次的探索阶段。
价值重启 金融聚力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广大金融服务部门根据自身定位,积极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加快服务网点布局,提供政策性贷款,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产权制度改革需要以土地制度、宅基地制度、资产抵押评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设计与创新为前提条件,因此将出现一个“价值重启”的过程。
“好钢用在刀刃上”。金融的赋能要在农村资产价值进一步明确的前提下进行。盘活农村资产是基础,对其价值的认定是本质,而价值认定的基础是确权。以成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为例,基于其城乡统筹改革的基础,成都的做法首先是“确实权、颁铁证”。截至2017年年末,成都市确权颁证基本完成,累计办理各类产权证和股权证共计919.11万本。同期,成都市共有32001个村民小组达成农村各类产权的“长久不变”决议,占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村民小组的89%。与此同时,在农村集体产权“应确尽确”的基础上,成都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对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并全面进行股份量化,向农户办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股权到人,全市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完成股份量化到户到人的占比达到98.4%。
成都的实践经验还特别强调“强产业,促流转”以及“控风险,可持续”,金融必须根植于产业发展和资源价值提升两个前提。截至2017年末,成都市累计发放农村产权质押贷款180.1亿元,余额119.3亿元,在全国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多样发展 金融合力
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城乡资源的价值流动将会更加高效、对等,“三农”的内涵将更加丰富,金融需求也将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金融服务的“合力”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动适应“三农”发展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不断增强“两权”抵押贷款产品的适应性和吸引力,积极对接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大力支持脱贫攻坚任务,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对确权颁证工作完成较好的地区,进一步加大以“两权”作为单一抵押物的贷款投放力度,力争2018年各试点县(市、区)以“两权”作为单一抵押物的贷款余额增速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提升。对确权颁证工作进展较慢的地区,要创新“‘两权’抵押+担保”“‘两权’抵押+保险”“‘两权’抵押+其他产权共同抵押”“‘两权’抵押+订单农业+保险+期货”等多种形式的贷款模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通过采取“两权”抵押增信、农户单笔贷款额度提高、利率降低等措施,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缓解,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改善,一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两权”抵押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并通过吸纳农民就业和股份分红等形式带动了农民增收。
由此可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正在向着更深入、多层次、多样性的方向迈进,金融推动其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已具备充分的前瞻性,虽然在各项改革过程中仍存在政策设计与实践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但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各项改革会按照既定的目标向前推进,金融的保障与促进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张宏斌 )
转发0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