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枯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近期,在我省保护地栽培的番茄田中调查发现,青枯病已普遍和严重。因该病害发病初期症状与真菌性枯萎病些许相似,所以准确识别该病害,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现将青枯病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为害特点
受害株苗期危害症状不明显,随着植株生长至开花以后,病株开始表现出危害症状。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病叶变浅绿色。发病初始,叶片中午萎蔫,傍晚、早上恢复正常,反复多次,萎蔫加剧,最后枯死,但植株仍保持青绿色。病茎中、下部皮层粗糙,茎中下部常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横切病茎后在清水中浸泡或用手挤压切口,切面上有乳白色粘液溢出(病菌菌脓);病程发展迅速,严重的病株经7-8天即死亡,这是本病与枯萎病相区别的两个重要特征。
图1,2 萎蔫的病株
图3 病株茎中下部增生的不定根
二、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此病由茄科劳尔氏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侵染引起。该病原菌还可为害茄子、辣椒、马铃薯、烟草及花生等多种作物。
该病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无寄主时,病菌也可在土中营腐生生活长达14个月,成为该病主要的初侵染源。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及农具传播,肥料也可带菌。病菌主要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植株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造成导管堵塞及细胞中毒。
该病菌喜高温、高湿、偏酸性环境,当土壤温度达到20~25℃,气温30~35℃,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尤其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该病易流行发生。
三、主要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与非茄科蔬菜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采用高畦种植,使排水通畅,降低田间湿度;浇水时要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及时中耕除草;夏季对闲空大棚进行高温闷棚处理,一般当土壤温度为43℃,并且连续处理4天以上,即可消除土壤中该病原菌。
2.嫁接 目前,应用对青枯病抗性较高的砧木“宝砧5号”、“宝砧6号”培育的番茄嫁接苗对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3.病害预防 整地时,每亩施用50~100公斤生石灰或草木灰,使土壤显微碱性,有一定的抑菌和防病作用;用10亿cfu/克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剂100倍液浸种处理;定植前,可使用棉隆、石灰氮等对发病重的田块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定殖时,定植水中加入3%中生菌素800倍液,定植缓苗后及花果期用3%中生菌素800各灌根1次。
4.发病株处理 若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并在拔除部位撒施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或在病穴灌注20%石灰水。
5.病害防治 发病初期5亿CFU/克荧光假单胞杆菌颗粒或10亿cfu/克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剂稀释300-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500倍液、或3%中生菌素8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20%噻森铜悬浮剂5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250-500毫升,7天灌1次,连灌2~3次。发病严重田,可在每15kg水中,加80%乙蒜素10ml、3%噻霉酮15g、2%氨基寡糖素50ml,灌根使用,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也进行喷雾。应用中注意上述药剂的轮换使用。
(文中图片 魏林 摄)
转发0评论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