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葡萄成熟期发生白腐病,农民如何防治?清园很重要,雨季需预防
白腐病是葡萄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可引起果实腐烂,造成严重的减产。
果农称自己葡萄每年都受到白腐病侵害,还别说,这病害一年没控住,几乎连年都会发,很是难缠。
笔者在这里分享一些防控经验,供您参考。
清园时别忘了土
白腐病的病原菌可在病残体、土壤及病梢处越冬,很多人在清园时只重视落果病枝的清除而忽视了土壤,需知该病病原菌在土中是能活2年以上的,经常发病的园子建议结合清园,撒施或喷淋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福美双,以压低病原基数。
此外,注意养护好土壤,增施有机肥,配施活土君枯草芽孢杆菌,来提升土壤的理化生性质,达到以菌治菌的效果。
雨前雨后必用药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白腐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雨后往往出现发病高峰,且雨季来得越早,发病也越早。
雨前可打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保护+治疗双效;雨后打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异菌脲等,强化效果。
减少伤口发病少
白腐病主要通过伤口、蜜腺、气孔等部位侵入树体,但以前者为主,所以在生长期减少伤口,保护好伤口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
如勤防病虫,尽量减少伤口;摘心抹芽时应避开雨水、大雾天等。当然,通过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能提升葡萄的抗病抗逆能力。
农业助手旗下【牧虫者说】原创内容,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转发0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