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名搬迁户走出田间走进车间

土地流转

2020-12-22 16:47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本报讯 (记者 沈长志)“社区里,超市、文化广场、服务中心、扶贫车间等基础配套设施很齐全,孩子上学读书、家人看病就医、我就近就业都很方便。”在长顺县广顺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金竹花园扶贫车间,罗金菊一边忙活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

2019年,罗金菊一家告别老家危旧的房屋,搬迁至长顺县广顺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分到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

搬新家,做新业。罗金菊搬进新房后很快在小区的扶贫车间找到制伞的新工作。

“上个月厂里的订单多,我拿到3800元工资,比起以前做农活收入多多了。”罗金菊说,她每天的工作是负责雨伞的拉面,一个人掌控3台机器,工资计件发放,“现在工作熟悉了,平均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多块钱的工资。”她说。

“金竹花园社区目前有2321名群众搬迁入住,通过精细化的措施推进就业扶贫,让移民群体实现安居乐业。”广顺镇移民社区攻坚队常务副队长郭付能说。

像罗金菊这样从农民变成工人的移民,在长顺县许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微小企业中都能看到。

“十三五”期间,长顺县共有易地扶贫搬迁4894户21346人。为让搬出来的贫困群众有事做、有保障,长顺县把加快扶贫车间建设作为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稳定脱贫的有力举措,通过就业培训让搬群众走出田间,走进车间,实现“换业”目标。

按照长能增收、短能脱贫,长短结合的原则,长顺县创新就业扶贫车间创办模式,通过广州对口帮扶资金援建、人社就业扶贫资金扶持、引导农民返乡创业建厂、招引实力企业进驻等多形式、多渠道创建扶贫车间,既解决企业招工难题,又让搬迁移民就业、顾家“两不误”,收到“小车间撬动大扶贫”的效果。这些扶贫车间涉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产品装配、手工艺品编制、服装制造、经济作物种植、日用品生产等产业。

目前,长顺县已创办扶贫车间19个,用工规模1300余人,就业人数890人,540多名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

(作者:沈长志)

点赞 0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

胡永柱农友6405

2021-04-17 01:27

谢老师的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301

2021-04-14 21:52

讲的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