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 魏博士蔬菜病虫害防控手记(115)

魏林

2023-12-08 15:22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湖南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 魏博士蔬菜病虫害防控手记115

红菜薹霜霉病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霜霉病是我省红菜薹主要叶部病害,近日在种植区调查发现,有些区域该病害引起的病株率已高达40%以上,现将该病的主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1. 典型症状:

    红菜薹子叶期就可被侵染受害,发病的幼苗叶片背面会出现白色霜状霉层。成株期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受害叶片正面呈现不规则水浸状褪绿黄斑(图1);背面病斑浅褐色,湿度大时背面病斑会出现稀疏的白色霉层(图2)。随着病害的发展,染病的叶片从发病初期的褪绿黄斑,扩展为不规则形黄褐色坏死斑,后多个病斑连片致病叶枯黄坏死,湿度大时,叶片的背面均有霜状霉层(图3)。

2. 病原菌

该病病原菌为卵菌霜霉属(Peronospora spp.)真菌,该病原菌的菌丝可遍布于植株细胞间,从菌丝上长出的孢囊梗从植株组织表面气孔伸出,并在其上长出孢子囊,发病植株在湿度大时产生的白色霉层即为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该病原菌是专性寄生菌,只能在寄主植物活体上生活。

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原菌在我省这种温暖地区,一般无明显的越冬现象,常以菌丝在种子或秋冬种植的白菜类、叶菜类蔬菜上为害越冬,致使该病周而复始,终年不断。该类病害一般由气流携带的孢子囊进行远距离传播;随雨水飞溅、甲虫的爬行、人为活动等进行近距离传播。由新寄主的表皮、气孔或伤口处进行侵染。

该病原菌产生孢子囊最适温度均较低,为8-12℃,孢子囊萌发适温为7-13℃侵染适温为15-17℃。所以当种植区平均温度为16℃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连续日照不足,一旦有菌源,该病就能迅速蔓延。相对湿度在95%以上,病害发生尤为严重。

4. 综合防治方法

1选无病种子及种子消毒。不用有发病株的种植田植株留种,或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0.3%的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

2)加强田间管理。播种前及时清除上茬残留的杂物,深翻土壤,以防止病害在田间传播蔓延;提倡深沟窄厢高畦栽培,及时排除降雨造成的田间积水减少田间湿度;发病严重的田块有,最好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或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以降低种植小环境的湿度。

3)化学防治。播种前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淋施育苗床或用生石灰消毒土壤;田间一旦出现发病株,及时选用烯酰吗啉、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氟菌·霜霉威、代森铵等药剂,5-7天喷雾1次,连喷2-3次,采收前7天停止施药。因该类病害在叶片的背面形成霉层,所以在施药时注意叶背面的喷雾。此外,为防治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上述药剂。对于设施栽培发病棚,还可用百菌清烟剂闭棚烟熏过夜杀菌。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3-12-09 06:19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三农小助手

2023-12-08 21:36

666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