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症免疫有效期

老仙婆子

2025-04-08 17:36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牛出血性败血症(牛巴氏杆菌病)的免疫有效期主要取决于疫苗类型、生产工艺、保存条件及动物个体差异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主流疫苗的免疫保护期
1. 灭活疫苗(如氢氧化铝胶苗)
免疫期:
国内广泛使用的牛巴氏杆菌病灭活菌苗(如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制备的疫苗),注射后21天产生可靠免疫力,保护期为9个月。建议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接种一次。
用法与剂量:
体重100千克以下的牛皮下或肌内注射4毫升,100千克以上注射6毫升。
保存条件:
在2-15℃冷暗处保存,有效期为1年;28℃以下保存时,有效期缩短至9个月。
2. 新型二价灭活疫苗
特性:
我国2023年获批的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价灭活疫苗(A型+B型),采用浓缩工艺去除杂质,可同时预防A型引起的肺炎和B型引起的出血性败血症。
保护期:
至今没有官方给出的明确时长,但提及“免疫保护期长”,推测可能优于传统疫苗(如延长至12个月),需参考产品说明书。
优势:
一针防两病,减少接种次数,适用于A、B型混合流行地区。
二、免疫程序与加强接种建议
1. 常规免疫
初次接种:
犊牛4-5月龄首免,注射4-6毫升(根据体重)。
加强免疫:
首免后3-4周进行二免,之后每9个月接种一次。
成年牛:
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接种一次,确保抗体水平持续有效。
2. 特殊情况
新引进牛群:
隔离观察30天后,接种疫苗并在60天后再次加强。
疫情高发区:
可每6个月接种一次,或根据血清学监测结果调整频率。
牛出血性败血症疫苗的核心免疫有效期为9个月,但实际保护时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养殖户应根据疫苗类型、牛群健康状况及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保存和使用规范。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