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马铃薯是许多农民朋友的重要经济来源,在春季和市场供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介绍春季马铃薯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优质、抗病、耐热、早熟、芽眼浅、休眠期短的品种,宜选用脱毒品种,如鲁马铃薯1号、鲁引1号、中薯3号等。种薯应无病虫、无腐烂、无破损,忌用已感疮痂病、环腐病的种薯。
二、适时催芽早播
实行先期催芽、地膜覆盖、适宜早播。播种时要求10cm地温稳定超过7℃,一般在4月上中旬前后。播种前20一25天进行催芽。整薯播种时要求种薯重30一50g;切块播种时,要求薯块25g左右。切块应尽量带有顶部芽眼,使出苗整齐,每个切块至少有一个芽眼。切块刀口晾干愈合后,置于黑暗、潮湿条件下催芽;或在阴凉潮湿处做催芽床催芽,床内先铺5cm厚的砂,再密排种薯块,厚度不超过5cm,后覆盖5一7cm厚的砂,保持床土潮湿、床温16一20℃。待芽长0.5一1cm时,摊开晾芽。播前应炼苗2一3天。实行垄作,垄距90cm,垄高30cm左右,每垄双行,株距28一30cm,播种植密度为每亩24000一4800株。播种时,在垄开深3一4cm的沟,播后覆土平垄,覆土厚度应根据土壤类型而定,沙质土壤覆土厚度为8一10cm,粘质土壤6一8cm,出苗后及时培土,整平垄面覆盖地膜。
三、加强田间管理
出苗前应以增温保墒为主,保持土表湿润,如土壤干旱,应适当浇水。团棵到开花,以保墒为主,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一般不追肥,注意不能大水漫灌。开花后进入结薯期,保持土壤湿润,结薯期应注意培土,防止块茎膨大露出土面,影响商品价值。如底肥不足,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用高磷钾叶面追肥1一2次,或在结薯前期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0一15kg。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和喷施化学药剂。
四、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环腐病、软腐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马铃薯瓢虫、螨虫、蚜虫等。应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
五、适时收获
春马铃薯从出苗到收获需60一80天,在茎叶淡黄,基部叶片已枯黄脱落,匍匐茎干缩,块茎表皮木质化不再膨大时,选晴天收获。收获后应放于阴凉处,摊晒2一3天,防止暴晒、雨淋。如作为秋季生产用种薯,则应提前7一10天收获。
转发0评论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