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养鸡场环境控制新技术
场址的选择:应考虑防疫要求,利于鸡群健康,减少接触到传染源,远离居民区和其他养殖场区不少于500m,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场、畜禽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场,风景旅游区等区域不少于1100m,远离野鸟集中区。选择地势较高的区域,有利于排水。
2、场内建筑设施:应当从人和动物保健的角度出发,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场内、外道路布局合理,严格区分场内、 外道路及场内净道和污道,避免交叉感染,各个功能区相对独立,并有防疫隔离带或隔离设施。
消毒、隔离新技术
生产区应与外界隔离,切断人、物品、车辆以及空气、野鸟、老鼠、害虫等传播途径。
1、做好人员入场消毒:工作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接触范围也很广,经常去市场接触到其它家禽,或者自己家里面饲养了几只鸡,如果到饲养场区不经过严格的处理,往往会给鸡群的健康带来威胁,所以养殖场饲养管理人员进场都必须经过消毒、淋浴、穿隔离服,穿场区的雨靴,严格遵守进场制度。
2、做好物品进场消毒:进场物品如饲料、垫料、器械、员工生活物品、大到一辆汽车,小到一只小包,这些物品进入生产区都要严格的消毒,如饲料、垫料的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器械物品的紫外线消毒。
3、鸡舍门口消毒:应设立脚踏消毒盆和洗手消毒,生产区的饲养人员是定员定栋,每栋鸡舍的设备工具,单独使用,同样做好进出鸡舍消毒。鸡场技术管理人员同进场消毒一样严格要求。
4、车辆的消毒:车辆往返于各个鸡场和其他地方,如饲料车就频繁的往返于饲料厂和其他鸡场之间。如不彻底的做好消毒工作,后果不堪设想。
(1)每个鸡场应建有能淹没大车半个轮子的消毒池,确保车辆整个轮子都能得到充分的浸泡消毒。
(2)全方位的消毒车辆,现在鸡场的运输车辆基本是全封闭的,这就为全方位的消毒创造基本的条件,这种消毒方法是用喷头把消毒药喷到车辆的每个部位,让车辆全方位消毒,特别是车辆下面的底盘。
三、引进健康的苗鸡
1、健康苗鸡的母源抗体较高:有利于抵挡疫病风险。
2、辨别健康苗鸡: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养殖场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来制定鸡场免疫计划,合理组织免疫,及时了解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并相应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损失。选择正规大厂家的品牌鸡苗一般品牌鸡苗都有质量保证,查看鸡苗状态健康的鸡苗应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眼睛黑而有光,绒毛覆盖良好,叫声清脆响亮,脐部愈合良好,不应有站立不起、企鹅状、大肚鸡、丁脐等。体重均匀的鸡苗来自同一批产蛋鸡群,有利于养殖户饲养,同时降低疫病风险。
四、满足家禽营养需要的饲料和 健康、卫生的饮水1、营养本身需求:
尽管饲料工业发展水平已较高,但营养性疾病问题仍有出现 。常见因素有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不足, 某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低于计算含量 , 饲料的加工贮存不当, 不同成分的拮抗作用, 或由于家禽患病或使用某些治疗药物后对某些营养成分需要量的异常增加等。 应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家禽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 防止家禽营养缺乏病的发生。
2 无特定病原饲料成分较多,且加工、运输等过程容 易 受 病 原 微 生 物 污 染:在 饲 料 加 工 过 程 可 适 当 采 用 熟化、添加酸化剂等手段,减少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的污染程度。
3、目前大部分养鸡场使用深井水: 水井容易受养殖场病原菌污染, 且鸡舍水线内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造成鸡只感染病原菌。
五、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新技术
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是,饲养是在某一饲养单元内,同一品种、同一日龄的种禽,在同一天内转进,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又在同一天转出。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仅有利于计划制定,更重要的是便于生物安全控制,有利于鸡群的生长生产,提高鸡群免疫力,减少易感动物。
1 、利于疫苗接种,同时产生抗体:新支二联、新城疫冻干苗采用滴眼或者饮水的方法免疫,对于群体的鸡而言,最好是同时、同量的接种疫苗,产生抗体时间同步,鸡群得到全面保护。
2 、保持鸡群良好的均匀度:无论是商品鸡还是种鸡,都要追求良好的均匀度,均匀度是整个鸡群生长发育的一个状态,毫无疑问,均匀度表现在胴体质量、生产性能、鸡群体质上。
3、便于管理: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有利于管理,如鸡场的清洗和彻底消毒,同时同剂量的给药,以及料量、集体工作的安排。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转发0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