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兴文:稻虾田里走出来的“土博士”

特色农业

2021-03-01 15:27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从2014年的贫困户到如今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崔兴文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3岁时,崔兴文不幸罹患小儿麻痹症,这场病给他落下左腿的终身残疾。初中毕业,崔兴文只身外出打工,辗转多年又返回家乡转租30多亩滩涂地用于养藕、养泥鳅等,但收益一直不甚理想。

崔兴文的家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造甲乡双河村,地处偏僻、涝灾不断。2014年,双河村被评为省级贫困村,崔兴文也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此时的崔兴文已然年近50岁。

“我要脱贫。”崔兴文心怀志气。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崔兴文开始尝试“虾稻共养”,将自家的30亩水塘一分为三,一部分用于养虾,一部分稻虾共养,最后一部分用于培育虾苗。

经过不断尝试探索,崔兴文终于攻克了冬夏养虾迥异和冬季小龙虾繁殖的技术难关,并因此在2018年4月获得了合肥市政府颁发的科技创新奖。

“一个人富不算富,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2015年,崔兴文亩均增收4000余元,自己由此走上了致富之路。不过,崔兴文并没有止步于此。2016年,崔兴文发起成立了长丰县太空莲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10000余名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其中更是不乏残疾人的身影。在崔兴文心中,残疾人缺少的不是能力,只是缺少适合自身的产业。

为了更好地带领贫困群众养殖龙虾,他倾囊相授,不仅前往地头田间手把手给村民指导技术,也走上讲台为更多贫困户“传经送宝”。在乡民们心中,他宛然一名“土博士”。

在给乡亲们传授稻虾养殖技术的同时,崔兴文也开展各类公益励志讲座,义务给县残联举办的稻虾养殖技术培训班当讲师,无偿为周边11个乡镇31个村3680户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将自己的养殖技术带给更多的贫困户。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目前,已经年过半百的崔兴文仍未停下奋斗的步伐。2019年,崔兴文开始试验太空莲和小龙虾共生混养,以期突破更多可能性。另外,为了紧跟新时代,崔兴文已经开通了个人抖音账号进行直播。他说,希望搭上直播带货的新快车,为寻求小龙虾和虾稻米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9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86

农友6889

2021-03-14 12:12

谢谢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5892

2021-03-13 12:16

东北可有吗?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143

2021-03-12 07:39

太好了很好非常好谢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胡永柱农友6405

2021-03-10 00:36

谢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66

2021-03-09 05:58

✔✔好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058

2021-03-07 04:56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787

2021-03-04 09:30

县造甲乡双河村,地处偏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蒋天祥

2021-03-03 08:44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565

2021-03-03 07:40

太美了真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40号吴光萍农友7621

2021-03-03 02:11

技术员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陈晓辉1

2021-03-02 21:29

谢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老唐3536

2021-03-02 09:43

!!!!!!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315

2021-03-02 09:42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521

2021-03-02 09:34

老师讲的太棒啦,直的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阳光农友1349

2021-03-02 09:30

麻辣小龙虾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嘉乐

2021-03-02 08:51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75

2021-03-02 08:42

好好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019

2021-03-02 08:36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杨鹤涛

2021-03-02 08:31

发挥农村“土博士”的力量。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983

2021-03-02 08:25

??????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9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