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头条收到一个问题邀请"山坡的高度差有20米,能上水肥一体化滴灌?需要哪些设备?"
问题后面有一段简单的文字说明"山地种植的榛子,株距2*3,地形不规则,还有梯田,40亩,用河水。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滴灌系统解决水肥一体化问题。有整体解决方案吗?"
昨天中午用手机简单做了一个回复,实际上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回答的是能不能用水肥一体化、需要哪些设备和如何解决这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山坡地高度差有20米,能上水肥一体化滴灌?
高度差有20米,面积是40亩地,平均每亩地海拔相差0.5米,这个高度确实不低,常规灌溉很难灌溉均匀的。需要解决这样梯田灌溉,需要做的就是修建梯田或者按照等高线铺设滴灌带。因此,对于"这样的梯田能不能施用水肥一体化"的答案是肯定的,可以!
读过本人主编的《水肥一体化实用问答及技术模式、案例分析》一书你第八章的案例《案例四 景讷坝香蕉基地灌溉系统案例分析》就可以找到解决模式。
该案例中云南省景洪市景750亩左右香蕉种植基地;基地该地形为台地,地势呈东北部高西北部低,最高海拔1800 m,最低海拔560 m,平均海拔890~940 m。水源为山洪河沟水引入自建蓄水池香蕉种植行距2.5 m,株距2 m。陈晴工程师团队通过"选择合理的滴灌方式;对灌水小区和各级管道进行合理布局;进行轮灌区划分,系统水力计算,给出流量、压力需求;灌溉系统首部枢纽设计",完美的解决了该工程的水肥一体化问题。
第二、 安装这个水肥一体化工程需要哪些设备?
水肥一体化系统主要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工程(包括水泵及配套动力机、过滤系统以及施肥系统),输配水管网(输水管道和田间管道)、滴头四部分组成。
水源工程:我们已知的水源是河水,但是山地灌溉,而且河流一般在山脚下,还应该需要一个蓄水池。
首部工程:一个能够从河流将水扬到山顶蓄水池的水泵;蓄水池,施肥池,蓄水池下方的过滤设备。
输水管道:这个一般由干管、支管和毛管等三级管道组成,由于山地可能工程作业较难,可以考虑明管输水,也可以考虑浅埋式管道输水,具体工程应该根据实地海拔测量后设计。
灌水器:这个可以是滴灌带,也可以是滴灌管或者是压力补偿滴头;但是建议全部采用压力补偿式灌水器。
第三、该工程的整体解决建议。
首先声明一点没有到实地测量,也没有拿到你地区的高程图,现在所有的整体建议都不可能是完全可行的,至少管网布置这一块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于该工程的整体解决方案,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蓄水池:
建议在超过该地最高点10米左右的平坦地建设一个20方以上的蓄水池,这样就可以变成自压式滴灌。
(2)滴灌带选择及布置
压力补偿式小流量滴灌带,可以考虑以树为中心环式布置;也可以考虑滴灌管+压力补偿滴头,在树的根系附近加密滴头数量;铺设长度一定要以足压、灌溉均匀为前提。
过滤系统
灌溉用水为地表水且水质较差,一般采用砂石过滤器+网式过滤器/碟片过滤器。由于灌溉水源是河水,可以考虑两种过滤器类型:第一、砂石介质过滤器;第二全自动反冲洗式-叠片式过滤器的过滤系统。
施肥系统:
施肥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水肥池,以电动机驱动搅拌水肥,增压泵将水肥注入主管道。 也可以选择相应的施肥机。
输水管道:一定要按照等高线铺设。
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关键接点位置的土壤夯实,要按照镇墩,灌溉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水锤等问题;滴灌带的末端需试水、冲洗后再加封闭,采用折叠+套管的方式封闭管路未端。
因此,山地滴灌水肥一体化已经有成功的案例,如果需要学习也可以给本人私信;其次,山地水肥一体化不同于平原,在规划设计和设备选择中考虑的因素更多;第三,山地水肥一体化相对成本比平原水肥一体化相对高一点;第四、水肥一体化,不仅仅是滴灌,更重要的是施肥模式、施肥制度和肥料配比。
作者:新疆农垦科学院梁飞
转发0评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