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1 日上午 10 点,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益平,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袁正乔,对省委一号文件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
2020 年省委一号文件共分为七个部分、36 条,刘益平表示," 今年一号文件和以往不同,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主要是聚焦 " 五个确保 "。一是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二是确保补上全面小康短板。三是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四是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五是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将完成 83 万户以上农村改厕任务
针对如何补上全面小康短板的问题,袁正乔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省委组织开展了全面小康专题调研,对照全面小康各项指标,梳理出了农村公路、饮水安全、住房、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 6 个方面突出短板,并逐一研究制定补短板的措施。就 " 三农 " 领域来说,主要是抓好 " 六个全覆盖 " 和 " 三个扎实推进 "。
" 六个全覆盖 ":一是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今年全省要新建农村公路 1 万公里,全面实现 25 户以及 100 人以上自然村 " 组组通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省将新增和巩固农村通自来水人口 120 万,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三是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 4 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问题,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四是农村义务教育全覆盖。新建一批芙蓉学校,推广泸溪经验,加快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五是农村社会保障全覆盖。新改扩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 50 所以上,新增床位不少于 5000 张,新增护理型床位占新床位 80% 以上。六是农村 " 一门式 " 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基本实现所有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提供 " 一门式 " 办理、" 一站式 " 服务。
" 三个扎实推进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是深入实施 " 一拆二改三清四化 " 行动,如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 厕所革命 " 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社会各界都很关注,今年将分类推进,完成 83 万户以上农村改厕任务。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重点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省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禁捕、小水电清理整改、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工作。今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要达到 80% 以上、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95% 以上。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文化服务建设。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开展以 " 庆丰收、迎小康 " 为主题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系列活动等。
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针对如何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问题,刘益平介绍,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我省 " 三农 " 工作的一块短板,2019 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5395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626 元。今年是全面小康决胜之年,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
今年是全面小康决胜之年,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今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秩序带来明显冲击,并对农民增收造成了直接影响。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受到干扰阻碍,另一方面农民工返岗复工大范围延迟。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作为我省农民收入第一、第二大来源,对第一季度农民增收的贡献双双减弱,对今年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带来了较大压力。对此,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农民增收作为 " 三农 " 工作的 " 牛鼻子 " 来抓,并作出了重点部署。
从当前来说,重点是稳粮、稳猪、稳菜,抓好春耕生产、生猪和蔬菜等 " 菜篮子 " 产品生产,推动农民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复工达产,创新 " 互联网 +" 产销对接模式,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把优质特色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尽快拉动农民经营性增收。
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加强与用工单位的 " 点对点 " 劳务输出服务,特别是加大省内用工企业的保障力度,带动还滞留在家的农民工就近参与到当地生产建设中来,获取就业收入。同时,在疫情稳定的情况下,结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尽快恢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秩序,利用节假日、节庆活动等引导城里人下乡消费,带活农村三产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
从长远来看,要实施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行动计划,力争尽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营性收方面,重点是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着力打造粮食、畜禽、蔬菜、茶叶、油料、水果、水产、中药材、南竹等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推动集中连片、集群发展、全产业链增值,持续加强品牌农业建设,提高我省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工资性收入方面,重点是挖掘我省近 1800 万农民工就业潜力,适应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型的趋势,加强产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本领。财产性收入方面,重点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包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 " 三块地 " 的改革等,加快释放改革红利,拓宽农民财产性增收渠道。转移性收入方面,重点是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补偿政策,确保农民直接受益。今年,我们将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考核督促机制,压实各级各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切实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
针对如何稳定粮食生产的问题,袁正乔介绍,今年我省粮食生产的总体目标是做到 " 两稳 ",即稳面积、稳产量。聚焦 " 两稳 ",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多措并举保面积。突出早稻生产,在 66 个早稻生产重点县落实 300 万亩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带动全省发展早稻集中育秧 1000 万亩以上,确保实现早稻面积 1800 万亩左右,从而稳住双季稻生产。二是调优结构提质量。扩大专用型早稻、高档优质中晚稻种植规模,积极发展早杂粮生产,力争全年发展专用型早稻 450 万亩、高档优质稻 1300 万亩,调改 10 万亩饲用旱杂粮为特色旱杂粮,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500 万亩以上。三是完善政策强支撑。中央财政新增 3.6 亿元支持我省早稻生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早稻生产的紧急通知》,提出一系列支持政策,比如对 300 万亩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按每亩 60 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 10 个机抛秧作业试点县每个县补助 200 万元等,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粮食和物质储备局联合制定了支持双季稻生产、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等 "10 条 " 举措。最近,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通知》,从 10 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四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将粮食生产任务、早稻面积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市州、县市区,压实市县政府稳定粮食生产的属地责任,同时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
作者:易思含
转发0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