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种植梨的果农而言,应该对“干腐病”不是很陌生。因为干腐病属于梨的一种常见病害,在各个梨产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干腐病发生程度较轻的时候,顶多会导致果树衰弱。但果实在受到干腐病危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腐烂现象,从而造成惨重的减产损失。当干腐病发生程度较严重的时候,或导致受害枝干枯死,甚至会导致整个果树出现死亡现象。
在果园如何识别干腐病呢,我们通过观察梨树的枝干和果实去辨别
干腐病发生初期,枝干表面会出现淡褐色至褐色的病区,并且受害部位会比较湿润。过不了多久,枝干受害部位就会逐渐失水,那么病部干起来就会干巴巴的,并且会伴随有凹陷的现象。有时候,枝干受害处的栓皮还会出现开裂、翘起的现象。到了干腐病发生后期,枝干上的病斑就会变成灰褐色的,并且皮层会伴随有龟裂的现象。仔细观察会发现,枝干皮下会逐渐凸起很多黑色的小点。尤其在果园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枝干受害部位还会溢出灰白色的粘液。
干腐病主要危害的是果树枝干,但也会对果实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果实受害的时候,会形成果实轮纹病,症状表现和轮纹病比较相似。后期,受害果实就会出现大量腐烂现象,进而影响果园最终产量。
为何果园会发生干腐病呢,又有哪些因素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干腐病菌能够在果树枝干以及病残体上存活、越冬。在遇到降雨天气,或者果园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病原菌就会产生分生孢子。该病的发生与传播的罪魁祸首就是分生孢子,因为分生孢子能够通过风和雨进行传播,然后从果树的伤口处侵入,或者直接从皮孔侵入,最终导致梨树发生干腐病。
既然干腐病在梨产区普遍发生,为什么有些果园发病轻,而有些果园则发病重呢。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弱树和弱枝更容易受害,在树苗缓苗期间,幼树也容易受害。一般来讲,在梨树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干旱的季节,或者果农浇灌水不及时,导致果园土壤缺水时,就会加重干腐病的发生。
树势衰弱的情况下,不仅容易发生病害,并且发病程度也要重一些。如果你非要问是什么因素加重了干腐病的发生,笔者只能说,但凡是能造成树势衰弱的因素,都会引发或加重干腐病的发生。
加强栽培管理,以壮树防病为中心,结合果园清洁工作铲除病原菌
1、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
我们在给果园施肥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施用充足的有机肥。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梨树的需肥特定,做到科学施肥。比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都要一定的比例施入。不论哪种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只有在树体养分均衡的情况下,树势才能强。
我们在发病原因中讲到,果园过于干旱的条件下,也会引发或加重干腐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就得做到合理浇水。尤其是遇到高温、干旱的季节,果园蒸腾量较大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在梨树生长中后期的时候,我们在做好施肥工作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的给叶片喷施一些叶面肥。适时给果树补充营养能够促进树势健壮,从而增强果树对干腐病的抗病能力,这样就能减少或避免干腐病的发生。
2、做好果园清洁工作,铲除树体带菌
在果树发芽之前,建议大家将枝干上的干粗皮以及翘皮铲除掉,最好是带出果园进行焚烧或者深埋处理。然后给果园全面的喷施一次铲除性的药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树体残余的病原菌。具体可以使用多菌灵悬浮剂、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代森铵水剂等。
3、及时治疗枝干病斑
当果树枝干上产生病斑时,为了避免病斑产生大量新的病菌,建议大家对枝干病斑处及时治疗。常用的方法是割治和刮治,说通俗点就是在病斑上划条,或者将病处的皮直接刮掉。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干腐病进一步传播及蔓延。
转发0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