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间管理防治
规范排灌水沟渠,保持田间排灌水畅通,做到涝能即排,旱能灌。适当稀植增加通风,降低田间湿度,减少晚疫病发病几率。
建议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播种完后在垄面覆盖幅宽120cm的无色透明地膜,四周用土严压实。覆盖地膜可以减少田间雨水积累量,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田间湿度,减少晚疫病发病几率。
徒长也是造成晚疫病发生的因素之一。若马铃薯植株出现疯长,可用烯效唑叶面喷雾,使用浓度为:(100~150)mg/kg。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徒长,而且对产量的提高、熟期的提前都有很好的效果。
2 化学防治
2.1 田间消毒
要加强田间调查,当发现有中心病株时,应当立即进行拔除,就地深埋,撒上石灰,然后对病株周围的植株用甲霜灵·锰锌喷雾封锁,隔7-10天再喷1次。
2.2 田间预防
在雨季来临时,或根据天气预报,在连阴雨来临之前或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采用附录A中的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均匀喷雾1次,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1-3次。应避免长期使用单一的杀菌剂,应与其它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2.3 田间防治
采用附录A中的内吸性杀菌剂进行防治,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1-2次。应避免长期使用单一的杀菌剂,应与其它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转发0评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