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喝水”的旱地产得多

农业资讯

2020-06-24 09:13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李聚东的旱地终于学会了“喝水”。1100亩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为39岁的他带来更多致富的机会。

李聚东的家乡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这里,以贫穷著称,以缺水闻名。

直到2014年底,他的家乡发生了变化。甘肃投资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即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为旱塬送去了“解渴水”。

即便这样,在旱地里搞马铃薯原种繁育,家里人还是认为“他‘飘了’”。

此前,李聚东曾靠饲草种植赚到了“第一桶金”,因为“草耐旱,好养活”。

抗旱抗寒的马铃薯是定西的主导产业,其原种繁育,经济效益更高。鲁家沟镇太平村距离城区约40公里。这里,一部分村民撇下土地,外出务工,造成土地撂荒。另一部分无法外出的村民只能将瘠薄地拴在身上,种一点、吃一点。

李聚东到处请教、查阅资料后,决定“换脑”,不种粮食,要向太平村的撂荒地和瘠薄地要效益,搞马铃薯原种繁育。

2017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投资200多万元组建了合作社,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了650亩土地,开启瘠薄地变增收田的“追梦路”。

李聚东算了一笔账:在作物用水旺季,若大水漫灌,花钱、费水、费工。一亩地一年至少浇水300立方米。每年650亩的水费高达10万元左右。10多人要在田间时时盯着,还要修渠,防止水“跑错了路”。

节水农业,是唯一出路。

李聚东用“土办法”搞起了田间示范。他在田间铺设了简易管道,将清洁后的油桶改装成简易的施肥罐,通过水泵的压力,使桶里的肥料溶液随着管道里的水流入田间。这样做,省水、省肥、省钱、省工。但李聚东并不“知足”。

2020年,机会来了。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项目支持下,李聚东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被列为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并获得了智能化控制系统、设备和管道等配套设施,以此带动当地发展智慧农业。

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安磊介绍,水肥一体化就是精准、按需施水施肥,让作物巧“喝水”,快速吸收营养。省里、市里的农技专家定期前来指导。李聚东的腰杆挺得更直了。他干脆扩大繁育面积,再流转了50多户450亩土地。李聚东又算了一笔账: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每年每亩地比大水漫灌节约了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和水费;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马铃薯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也可以远程灌水施肥。

田间智能管理促进了增产增收。李聚东说:“现在,一亩马铃薯原种的产量比用大水漫灌方法增产了30%以上。”

(新华社记者马维坤张文静王朋)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7

农友7548

2020-07-04 15:51

好学习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449

2020-07-01 23:11

很好很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643

2020-07-01 09:0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230

2020-06-28 07:12

发展节水型农业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004

2020-06-27 18:23

节水农业,是唯一出路!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程小东

2020-06-27 11:02

水是生命之源!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634

2020-06-27 09:21

好好学习好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郝德贵农友5215

2020-06-27 07:05

做的非常好科学用水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945

2020-06-27 06:33

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283

2020-06-27 06:2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845

2020-06-27 03:34

非常棒棒哒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834

2020-06-27 00:23

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汕头市濠江区钱塘湾

2020-06-26 09:50

也可以远程灌水施肥。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945

2020-06-26 06:17

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283

2020-06-26 05:4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袁乐

2020-06-26 04:58

好的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13

2020-06-24 16:58

值得我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马秀英3741

2020-06-24 15:34

科学用水,离成功不远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693

2020-06-24 15:02

科学用水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胡青松

2020-06-24 13:31

开启瘠薄地变增收田的“追梦路”。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