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气温低,再遇到降雪、降雨天气,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尤其是瓜果类蔬菜,容易出现低温高湿的环境,就会诱发各种病害的发生,其中,灰霉病是菜农朋友们最为头疼的病害之一。在病害发生后,尽管用药治疗,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菜农朋友没有掌握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如果只是单纯用药,而不切断病害的传染源或者病菌滋生所依赖的环境,防治效果永远不好。#智慧农民#
灰霉病主要发生在西红柿和瓜类作物。
1.西红柿灰霉病
西红柿植株的茎、叶、花与果实都会受到灰霉病菌的感染。
2.瓜类灰霉病
开花结果的葫芦科瓜类,如黄瓜、丝瓜、南瓜等,都是灰霉病容易侵染的作物。在雨雪天气后,由于湿度大,谢花后,灰霉病菌腐生于凋萎的花朵,从心皮侵入花痕部组织,导致果顶腐烂,也会造成幼果蒂部和果实连接部位出现离层,最终导致落果。#种植交流#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最适宜病原菌传播的温度为20~25℃,当棚室内湿度达到90%以上时就会进入病害高发期,尤其是冬季昼夜温差大,以及春季容易起雾的环境发生最为严重。病菌一旦开始侵染,只要夜温在20℃以下的环境超过4个小时,即使白天温度达到30℃以上仍会继续危害,夜温25℃以上的环境如果超过4个小时就不会造成新的感染,这也给我们防治灰霉病时,除了用药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灰霉病是典型的气传病害,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花期最易感病,主要借助气流、雾滴、雨水、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入侵。在遇到连阴雨雪或大风寒流天气时,如果防风不及时、通风不畅、种植密度过大、植株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三农#
灰霉病之所以防治效果不理想,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1.轻预防重治病
我们很多菜农朋友都是有病治病,而不注重在平时的管理工作,比如浇大水、通风不及时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棚内的湿度,从而为病菌的侵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灰霉病传播能力强
灰霉病只要一发生,任何一个部位产生的病菌,都会侵染其它部位。比如在果实染病后,会侵染到叶片、茎秆、花朵等。
3.植株长势弱容易被灰霉病菌侵染
灰霉病的发生程度和植株长势有密切关系。如果植株长势弱,就容易感染灰霉病;相反,如果植株长势健壮,就不容易得灰霉病。
4.灰霉病的抗药性强
在用药时如果长时间不轮换用药、单一用药,容易引起抗药性的出现。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新出的农药刚开始用的时候药效很好,但时间久了就不起作用,并不是药剂的问题,也和我们的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灰霉病的防治讲究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灰霉病的预防
2.灰霉病的治疗
灰霉病在发生后,先别着急用治疗剂。可先用强氧化剂如三氯异氰尿酸对全园进行喷施,以降低病原菌基数。喷施氧化剂的时候能喷到的地方都喷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压低病原菌基数,第二天再喷施治疗剂。
治疗剂可选的药剂有啶酰菌胺、嘧霉胺、腐霉利、乙霉威、异菌脲、福美双、氟唑菌胺等。在用药时要注意轮换用药,防止出现抗药性。
同时结合药剂进行熏棚,可选用速克灵、腐霉利等烟剂,每次熏烟6小时左右即可。
灰霉病是冬春季节温室大棚茄果类蔬菜种植常见病害,在防治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棚室内的湿度,只要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灰霉病就能很好的得到控制,同时,发病后也要及时用药,并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免出现抗药性。
转发0评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