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有机产业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和影响,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升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有机产品的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有机产品质量安全的持续关注。随着有机产品价值的显现,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当前我国有机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存在问题
一是有机产品的结构不合理。目前,柯城有机产品认证的11家企业中,全部都是初级农产品,占比100%,有机加工产品仍未实现零的突破。这侧面反映了我区有机产业链较短,大多数都未开展有机产品深加工,这使得它们在市场上与普通农产品难以拉开价格差距,实现独有的竞争力。正因如此,若销量与效益难以稳固提升,企业对有机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必定兴致索然。
二是有机认证企业的认证公信力有待提高。有机认证实行的是第三方认证制度,虽然按照《有机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认证机构有责任对所认证的有机品牌加强管理,但事实上在庞大的认证数量面前,认证机构并不具管理能力,同时也缺乏像行政监管一样强有力的手段,所谓的责任其实形同虚设。部分认证机构为了开拓认证业务,未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部分存在认证行为不规范、认证后监督检查不到位、信息不对称、不通报、程序不透明等情况。随着有机认证种类的增加和技术要求的日益发展,部分认证机构还存在从业能力和农业专业知识背景等方面的相对缺乏,造成认证质量存在差异,认证机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于继续提高。
三是部分有机产品生产者诚信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升,有机产品成为部分人群消费热点和一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途径。但有些企业仅将获得认证作为市场营销的手段,忽视了应当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责任。一些企业存在夸大或虚假宣传的行为,将“有机”作为营销噱头,进行不实的宣传推销。
二、建议
一是加强有机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建议政府加强对有机产业发展政策的引导,推出鼓励政策以提高生产者转型有机农业的积极性。制定相关产业规划,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积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渠道,大力开拓有机产品销售市场,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参与有机产业政策研究、示范区宣传、培训交流、协作网建设等工作,促进有机产业健康发展。有机产品结构亟需向更合理的方向调整,增加加工产品的比例,政府需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深加工,切实提高相关企业销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二是加强有机产品知识的宣传。目前,有机产品的生产理念在我国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但高高在上的价格驱动了有机产品生产短期内的迅速发展。有机产品要合理、稳步的发展,应当通过加强国家注册检查员培训,让每位检查员都成为有机农业理念和有机产品知识的传播者,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检查员培训,让每个申报企业都成为有机产品生产的实践者和传承者。各职能部门更要加大有关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认识,增强识假辩假能力,鼓励消费者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有机食品的监管工作,共同推进有机食品质量提升和消费安全。
三是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根据国家公布的获证产品名录,市场监管、农业、环境、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要联合组织开展有机产品非法生产,伪造、冒用、超期、超范围使用认证标志证书,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查工作,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财政部门要对监管经费给予一定的保障支持。
转发0评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