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马铃薯在农村种植比较普遍,很多农村地区都有种植。马铃薯淀粉含量较高,维生素类和氨基酸类含量比也较丰富。在市场上需求量较大。马铃薯疮痂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虽然不会影响产量,但发病的马铃薯外观不好,同样影响经济效益,下面介绍一下马铃薯疮痂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马铃薯疮痂病的症状
马铃薯染疮痂病后,薯块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或者黑色粗糙细纹,扩大后会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斑块直径5~8mm。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疮痂状硬斑块,凹陷的病斑为暗褐色或黑色。严重时整体粗糙,表皮略微发黑。但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块茎。
马铃薯疮痂病发病规律
马铃薯疮痂病是细菌性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病薯长出的植株极易发病,健薯播入带菌土壤中也能发病,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为25-30℃,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湿度越低越容易发病;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发病最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染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若土壤中硼、钙肥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极易导致马铃薯发育不良、抵抗病原菌能力下降,进而发生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措施
1、选种和处理。一般来说白皮或者薄皮品种更易染病,而相对来说抗病的品种是褐色或者厚皮品种。在播种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片剂1000倍液浸种4分钟,浸后切块,防治种薯病原感染。
2、适时轮作。因为马铃薯疮痂病属于土传病害,所以如果连茬种植马铃薯会加大疮痂病的发生概率。疮痂病发生严重的地块避免再种植番茄、辣椒等茄科类作物,可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如甜菜、萝卜、黄瓜等进行轮作,建议轮作3年以上。
3、土壤处理。冬季深翻土壤,耕地深度达到25~35cm,深翻后使土壤冻晒,以破坏病菌滋生环境,达到杀灭土壤中的病菌之目的。播种使用如多菌灵、代森锰锌、克菌丹等进行土壤消毒。也可以在播种的时候进行沟施灭菌。土壤在使用化肥的同时配合使用有机肥料,增施酸性肥料,使得土壤肥沃形成有益菌微生物小生态,调节土壤pH,使得酸碱度在PH5.2左右,基本不会出现这类疾病。
4、合理施肥。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5:2.5,马铃薯属于典型的喜钾作物,对钾的需求量最多,追肥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钙肥硼肥缺少的时候马铃薯更容易感染疮痂病。
转发0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