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葡萄产业做大做强贡献力量

toms

2018-08-14 10:11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QQ图片20180814085952

图为张剑侠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本网记者  王忠全

三伏暑天,酷热难忍。他从法国、意大利考察葡萄归来,顾不上喘口气休息,就一头扎进自己的试验大棚,观察葡萄杂种的结果表现和抗病性表现,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树枝擦伤了他的皮肤,他全然不知,一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会员、陕西省园艺学会理事、陕西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葡萄育种”岗位专家、陕西省葡萄协会顾问张剑侠。

张剑侠自1986年开始从事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从1996年开始从事葡萄抗病性及育种研究,曾在中国农业大学从事葡萄抗病性的博士后研究,赴美国从事植物转基因保持与去除研究,赴澳大利亚考察交流葡萄育种、栽培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常年活跃在葡萄生产一线,为后来在葡萄新品种选育、解决葡萄生产问题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积累了力量。

葡萄优良品种对葡萄产业影响重大,多年来,张剑侠倾心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他先后赴秦岭、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海南的千山万壑,收集、保存中国野生葡萄资源,从国内外引进新品种资源和砧木资源。利用葡萄种质资源圃中的资源,通过杂交育种和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选育鲜食葡萄新品种“秦秀”、“秦红1号”、“秦红2号”、“秦红6号”、“秦红10号”,为葡萄更新换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参与选育的酿酒葡萄新品种 “凌丰”已在广西推广3万余亩,福建推广2千余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葡萄白粉病、黑痘病、霜霉病是危害葡萄产业的主要病害,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多年来,张剑侠通过葡萄种间杂交或品种间杂交,创建了F1代杂种近1万株;通过F1代自交,F1单株与欧洲葡萄品种杂交,获得F2代材料1295株。对这些杂种后代进行了抗白粉病、抗黑痘病的自然鉴定和分子标记遗传研究,初步揭示了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黑痘病、霜霉病的遗传规律,为培育抗病、抗逆、丰产、抗多种主要病害的葡萄新品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近年来,张剑侠针对葡萄生产问题,围绕中国野生山葡萄特异的抗寒性、燕山葡萄特异的抗旱性,开展抗寒基因、抗旱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同时开展葡萄抗寒育种、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及多抗性葡萄砧木育种,他选育的砧木新品种“凌砧1号”已通过初审。

张剑侠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他每年都要挤出时间开展葡萄生产应用研究,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5年时间的试验,他研制的葡萄营养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该营养液能促进夏黑葡萄增大果粒、提高品质、提早成熟7天时间,使宝鸡市金台区卧龙林果生态园夏黑葡萄扭亏为盈,2016、2017年夏黑葡萄果品供不应求;该营养液促进克瑞森无核葡萄着色、增大果粒、提早成熟15-20天,2017年使蒲城县安平葡萄专业合作社克瑞森葡萄十分畅销,解决了克瑞森葡萄不着色、果粒小的问题。

张剑侠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近20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合作申请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3部,在《Viti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NewZealand Journal of Crop and Horticultural Science》、《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为中国葡萄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习编辑:于婷婷

3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