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病害的发病特点明显,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
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因为细菌破坏了薄壁细胞的细胞组织导致。萎蔫是细菌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株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被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png)
细菌性髓部坏死病
发病初期嫩叶褪绿,严重的植株上部褪绿和萎蔫,伴随着下部茎坏死,病茎表面初生褐色至黑褐色斑,外部变硬,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成黑色或出现坏死,维管束褐变,这些病变多发生在植株外部无病变的地方,髓部发生病变的地方则长出很多不定根。当下部茎被感染时,常造成全株死亡。湿度大时菌脓从茎伤口和不定根溢出,区别于溃疡病。
溃疡病
成株期染病下部叶片凋萎下垂,叶片卷缩,似缺水状,植株一侧或部分小叶出现萎蔫,而其余部分生长正常。纵剖病茎可见木质部有黄褐色或红褐色线条,致使木质部易与髓部脱离,后髓部呈黄褐色,粉状干腐,髓部中空。果实上病斑圆形,外圈白色,中心褐色,粗糙,似鸟眼状,是识别本病的依据。

斑疹病
该病可侵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等多个部位。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染病,产生黑色圆形斑点,水渍状,发病后期,小病斑逐步扩大连片,呈边缘不明显的大块黑斑,上有白色菌脓。绿果染病,为深褐色小圆点,散生在果面上,稍高于果皮,但中心不凹陷,果实变红时,果面上的小绿点也不转红。
防治方法
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主要是铜制剂和抗生素两类药剂,建议在治疗细菌性病害时,将这两种药剂混用,触杀性药剂与内吸性药剂结合使用。

发病部位不同,用药方式也不一样。若是叶片和果实发病,可喷洒喹啉铜、噻菌铜、噻唑锌等药剂;若是茎秆发病,菜农可将上述药剂调成糊状涂抹在患病部位,涂抹前用小刀将病患处刮干净;若是根部发病,可使用上述药剂灌根防治。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