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北方寒潮之后,迎来了难得的晴朗天气,不过却比较冷。而南方的天气则是阴雨雪连绵,像是在湖北、湖南、贵州以及西藏都有可能会下起来小到中雪,或者是雨夹雪,贵州一些地方还会有冻雨,在云南和江南一些地方会下起小雨来。南方大多数地方的气温,相比较往年偏低很多。
南方的农作物,因为很少发生这种低温、冰雪、冻害,对突如其来的低温冻害没有充分的准备,会导致它们的根、茎、叶、花果等被冻伤,乃至冻死。在冷空气到来,温度骤降的情况下,很多农民都会用到一种叫做植物防冻剂的东西。也有地方会叫做植物抗冻剂,或者植物防寒剂。
别看名字挺霸气,又是抗冻,又是防寒的,用过它的农民评价却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效果不错,对它赞不绝口。有人觉得这东西就是白花钱,又被忽悠了,甚至不但没有啥好效果,还增加了作物的低温冻害程度。甚至有老农直言:遇到低温雨雪,就给农作物喷植物防冻剂,这种做法正在害了庄稼!那这植物防冻剂,到底是个啥东西呢?
从本质上来说,植物防冻剂是一种含有营养物质配比而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说通俗点,就是一种叶面肥。和平常的叶面肥不同之处在于它拥有一定的增强作物抗寒和抗逆能力,有些则是控制农作物体内的激素平衡,并且激发出农作物本身的酶活性。一般这类植物防冻剂的主要成分包含有机质、鱼蛋白、氨基酸、黄腐酸、腐殖质、海藻酸、多肽、多糖等微量元素,并且芸苔素内酯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具体的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配比,就要看生长厂家的配方了。
虽然各种植物防冻剂五花八门,但能在市场上卖,且有农民能够接受它们,说明还是有抗冻抗寒,以及提高低温下的作物抗逆性作用的。那植物防冻剂,是怎么起到防冻抗寒效果的呢?一个是调控农作物内源激素含量,激活和提高农作物自身细胞稳定性以达到抗寒防冻效果,另一个方面,则是使用植物防冻剂达到降低农作物器官组织细胞冰点的目的,预防作物细胞结冰点的冰晶形成,并阻止细胞冰晶对作物细胞膜造成低温损伤。
是不是看起来挺拗口?简单来讲吧,其实就是让农作物的细胞变稳定,变厚,变得不那么对环境敏感。让农作物在低温下更加抗寒,更加抗冻。
那为啥农民在使用效果上差别那么大呢?这就得从植物防冻剂本身说了,浓度不同,环境不同,受冻情况不同,效果自然有差异。比如说,降温前使用,自然比降温后已经出现冻害再用效果要好的多。所以植物防冻剂本身没啥好坏,主要就看怎么用。在目前寒潮持续的情况下,喷施植物防冻剂对减轻冻害有帮助吗?其实很多人做错了。
植物防冻剂在喷施后,不能立竿见影,会有一个较长的反应过程。一般规律是:植物防冻剂按800到1000倍稀释之后使用,在冷空气、寒流、霜冻、倒春寒来前3到5天使用,且使用时最好温度在10度以上效果最好,一般要连喷2到3天,每7到10天为一个时间间隔,喷施一次。如果气温已经降至零下5度时候,就不要使用了,不但起不到防冻作用,反而会让冻害更严重。
最后提醒一点,这一轮降水降雪过后,农民一定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了,并且对阴雨连绵受影响的农作物及时补充光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冻害。像是蔬菜等露天作物,还有甘蔗、橡胶这样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防冻害的工作一定要做充分,必要时候,要及时收获已经成熟的农作物。#三农# #智慧农民#
转发0评论11